要求通話遭拒 葛里爾轟陸奪權
美國總統川普計劃本月底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帶來雙方關係進一步緩和的希望。(美聯社)
中國大陸9日宣佈升級稀土禁令,美國隨即揚言加徵100%關稅反制,造成全球股市震盪。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12日表示,中國近期宣佈擴大管制稀土出口,並未事先知會美方,而且美方向中方要求通話協商,還碰了軟釘子。他更形容,中方此舉是「奪權作爲」(power grab),不會被容忍。
葛里爾接受美國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採訪時說, 「我可以告訴你,我們並沒有收到通知,而且我們從公開管道得知這一消息,就迅速聯繫了中方,希望進行電話溝通」,「但他們(中方)推遲了(deferred)。」
葛里爾稱中國此舉爲「先發制人」。他表示,中國實施的新一輪出口管制,已經「超出了所有允許的範圍」,並將面臨這些行動帶來的後果。他說:「中國方面已經清楚地意識到,他們嚴重超越了所有界限。(美方)對於這種奪權作爲不會沒有迴應。」
他又說:「當然,中國還有擺脫這種局面的空間,而川普總統仍然與習近平保持着良好關係。我們正在與我們的合作伙伴進行對話,但我們需要確保能夠找到恢復到1周前穩定局面的方法。」
9月中旬,中美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第4輪經貿會談,至今才過了20多天。當時美方代表團由美國財長貝森特和葛里爾率領,中方則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以及中國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率團與會。
對於美中之間又陷入僵局,顧問公司Signum Global Advisors合夥人畢曉普預測了3種情況。首先,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中國仍將堅持強硬立場,拒絕向川普妥協,並「樂於看到他在感恩節和聖誕節前,以高額關稅引爆美國經濟」。畢曉普說:「除非他(川普)自己退縮,否則難以避免關稅,但這並不容易。除非他能找到一個體面的臺階下。」
另一種相對樂觀的情形是,中國同意購買波音飛機和大豆,以換取美方下調關稅、放鬆科技出口管制,並承認中方在減少製造芬太尼的化學品出口方面所作的努力。有鑑於美國正進入期中選舉年,川普迫切希望透過黃豆採購爲農民提供支持。
畢曉普認爲,介於上述兩者之間的一種情況則是,中美雙方同意冷靜下來,恢復到此前所達成的「日內瓦─倫敦」共識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