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變天了!今年首波東北季風「最快10月初殺到」 恐又有颱風夾擊

▲教師節連假炎熱,局部高溫飆36度,午後有雷陣雨。(示意圖/記者劉亮亨攝)

記者閔文昱/綜合報導

隨着教師節連假將至,全臺天氣持續偏向夏季型態。氣象署指出,今晚至明日(27日)水氣減少,各地大多爲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南部地區及山區有局部雷陣雨發生。白天氣溫仍偏高,西半部地區有機會出現36度以上高溫,提醒民衆外出需防曬、多補水,慎防熱中暑。至於週日(28日),高壓勢力略爲減弱,午後西半部雷陣雨範圍及雨量可能擴大,南部平地也有降雨機會。

氣象粉專「天氣風險」分析,近期天氣依舊受到太平洋高壓主導,環境穩定、氣溫偏高,未來一週整體仍屬晴到多雲型態。北方雖陸續出現鋒面系統發展,但臺灣附近高壓仍偏強,短期內無法南下影響,至少到下週中期前都維持類似天氣。至於教師節連假,受偏南風影響,水氣減少,預估各地以多雲到晴爲主,僅東半部及恆春半島偶有短暫陣雨,午後中南部及山區則可能有局部雷陣雨。

▲未來一週臺灣各地仍維持高溫炎熱、午後局部雷陣雨的天氣型態。(圖/翻攝自Facebook/天氣風險 WeatherRisk)

到了10月,天氣風險公司吳聖宇指出,雖然進入秋季,但太平洋高壓仍強勢,真正的秋意恐要等到中秋節後、國慶日前後纔可能出現。西北太平洋仍有熱帶擾動或颱風生成的機會,目前路徑仍不明朗,是否影響臺灣尚待觀察。高空冷心低壓目前已逐漸東移離開,明日後大氣環境轉趨穩定,但受其影響,東半部短暫陣雨機率仍存在。

值得關注的是,氣象專家賈新興預測,首波東北季風有機會在10月8日南下,10月9日起至11月10日期間,臺中以北降雨將明顯增多,宜蘭甚至可能出現連續異常降雨。他提醒,10月8日前降雨偏少,屆時季風南下後,將帶來天氣明顯轉變。氣象分析師歐宗學則指出,東北季風是否如期報到,仍需觀察是否受其他系統干擾,但民衆可預期國慶日前後天氣將轉涼。

▲未來天氣趨勢。(圖/氣象署提供,下同)

颱風方面,目前太平洋上有「浣熊」及「博羅依」兩個颱風,預估均不會對臺灣造成直接影響。不過,南方水氣增多,可能間接影響午後雷陣雨的強度與範圍,尤其西半部地區需多加留意。賈新興也提醒,教師節連假若有規劃前往北越旅遊,需關注博羅依颱風的動向,避免受天氣干擾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