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一酒店趁着旅遊旺季酒店“毀約漲價”,誠信經營底線何在?
“煙花三月下揚州”,每年這個時候揚州就會迎來旅遊旺季,全國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只爲領略這座城市特殊時期的獨特的魅力。然而,近日一則酒店“毀約漲價”的新聞,卻給這美好的時節蒙上了一層陰影,也讓人們對當地商家的誠信經營產生了質疑。( 4月7日九派新聞)
事件中消費者提前以96元的價格預訂了涉事酒店的房間,臨近入住反而被酒店以“封路”爲由拒絕入住。可是消費者隨後發現,該酒店在其他平臺上對相同房型的標價竟高達199元,毀約、變相漲價的不良行爲昭然若揭。這種欺騙消費者的做法,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作爲服務提供方,酒店只顧眼前蠅頭小利輕易毀約,這樣不僅打亂了消費者原本的旅行計劃,還增加了消費者的變更行程時間和旅程經濟成本,給消費者出行帶來了極大困擾和不愉快的體驗。
從宏觀角度看,酒店的“毀約漲價”行爲,對整個消費市場誠信體系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在消費市場中,誠信是企業立足的根本,是維繫市場秩序的基石。當部分商家只是爲了短期利益,就公然踐踏誠信原則,無視契約精神時,整個市場公平競爭的環境就遭到了破壞。那麼堅守誠信、遵循市場規則的商家,可能就會在短期內因爲“老實本分”而錯失所謂的“商機”,而靠不正當手段獲利的商家卻嚐到牟利的甜頭,這無疑會形成一種不良的示範循環效應,引發更多商家跟風效仿,進而導致整個行業陷入消費信任危機,最終傷害的將是整個市場的安全運營、健康發展。
究其根源,一方面是部分商家被蠅頭小利矇蔽了雙眼,不看長久品牌建設與品牌口碑,在旅遊旺季需求旺盛、價格上漲的強烈誘惑面前,涉事酒店喪失了基本的商業道德,將誠信經營拋諸腦後。另一方面,監管相對滯後並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歪風邪氣。由於監管方面存在漏洞,對商家的價格違法行爲未能及時發現和有效制止,使得一些商家心存僥倖,坐地漲價。
爲重建市場誠信體系,杜絕此類“毀約漲價”行爲再次發生,亟需多方面共同努力。首先,監管部門要切實履職,加大監管力度。在旅遊旺季等特殊節點,加強對酒店價格等方面的巡查和監控。在O2O營銷模式盛行的當下,不僅要關注線下實體門店,更要對各類網絡預訂平臺進行嚴格監管,確保價格合理透明。同時,要提高服務提供者的違法成本,對於漲價、欺詐、毀約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爲,依法予以嚴厲處罰,形成強大威懾。
其次,酒店行業自身也要加強自律。按照相應行業規範和自律公約,樹立正確經營理念。誠信經營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只有讓消費者享受到穩定、優質的服務,才能贏得消費者信任及行業內口碑,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長足發展。最後,消費者自身應增強自我保護及維權意識。在預訂酒店、團購美食等消費過程中,要仔細閱讀相關條款,妥善保留交易憑證,並勇於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讓不良商家爲其行爲付出代價。
近期發生的關於消費者權益的新聞樁樁件件,無不爲誠信經營敲響了警鐘。堅守誠信底線是構建健康市場運行秩序的重要保障。旅遊市場不斷擴大,爲消費者提供一個更加優質、舒適、放心的消費環境是關鍵、也是必然。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