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文蛤暴斃原因雜 水試所:池底有機質發酵產毒耗氧
雲林沿海多年來文蛤大量死亡,病因難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受極端氣候衝擊影響,近年來各地養殖文蛤死亡頻傳,尤其雲林沿海各地因文蛤大量死亡而嚴重減產,然而文蛤異常死亡原因複雜,不少蛤農也稱「查不出原因」,感嘆現在文蛤收成很靠運氣。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指出,原因在於養殖末期池底有機質堆積發酵分解,產生有毒物質也消耗大量氧氣,因而造成文蛤死亡。
近年文蛤養殖戶指出,往往一場大雨造成境變化,使得文蛤病變異常死亡,而且這樣的情況已走向常態,每池的死亡量在3成至9成不等,擔憂再持續下去恐危及產業生存,但文蛤死亡原因各方說法不一,大雨降溫導致養殖池溫差大、酸雨影響水質、排水系統長年堵塞導致養殖池無法順利換水等。
水試所表示,養殖文蛤在接近收成上市階段,常發生大量斃死的現象,是由於養殖末期池底有機質堆積發酵分解,除產生有毒物質外,亦消耗大量氧氣,若未及時處理,在有限空間內容納過高的生物量,水質惡變而造成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