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慶:ISG中國業務保持超高速營收增長 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8月14日,聯想集團發佈2025/26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雖然過去幾個月,特朗普關稅戰對全球貿易和供應鏈造成了巨大擾動,但聯想的這份成績單卻格外亮眼。財報數據顯示,集團第一季度整體營收達136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2%,創下第一財季業績歷史新高。集團淨利潤按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計算,同比增長22%,達28.2億人民幣。所有主營業務實現同比雙位數高速增長,非PC業務營收佔比升至47%,業務結構持續優化。
其中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的表現尤其受到市場關注。對此,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業績會上表示,“通過有力執行雲基礎設施和企業基礎設施並行發展的雙軌戰略,營收實現了同比36%的強勁增長。我們加大了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產品研發以及市場的投入,並致力於企業基礎設施業務的競爭力提升,儘管這使得我們短期內的盈利因此受到一定的影響。我們的AI基礎設施業務營收同比超過翻番,並且訂單儲備非常強勁,行業領先的液冷技術方案收入同比增長了30%。此外我們的中國業務保持了超高速的營收增長,盈利能力也大幅改善。”
財報顯示,報告期內聯想AI基礎設施業務保持爆發式增長,營收同比增長155%,訂單儲備表現同樣強勁。在中國市場,ISG營收同比增長76%,運營利潤率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
楊元慶指出,企業IT基礎設施的市場是一個動態變化非常迅速的市場,從傳統企業計算,到雲計算,再到現在的人工智能計算,儘管每一次新的技術革命都帶來了新的需求,極大地擴展了市場,但同時也對企業的投資、投入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於聯想來說,我們每次都能提前預見到這樣的巨大變化,並且主動適應,通過加大投入來把握其中的機遇。這從我們ISG業務十年間已經翻了4倍的營收可以得到印證。所以儘管在短時間的盈利上會有一定的壓力,我們依然會堅定地投資在傳統的企業業務模式的變革上,投資在雲計算上,投資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創新和產品開發上。”
楊元慶稱,“通過堅定執行混合式基礎設施戰略,我們有信心ISG業務中長期不僅僅能夠保持可持續的增長,而且將會是可以獲得更好盈利回報的業務。”
這一信心背後,是強勁的市場需求及持續的研發投入帶來的產品創新。據行業機構測算,2025年全球服務器市場預計同比增長44.6%,其中美國和中國市場將分別增長59.7%與39.5%;GPU服務器同比增長更達46.7%。領先科技企業如谷歌、Meta相繼上調資本開支預算,進一步釋放行業需求韌性。
日前,野村證券在研報中看好聯想的AI服務器業務,認爲有望在中國市場贏得更多訂單,同時上調集團目標價至14港元,評級上調至“買入”。
因此,聯想堅定推進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產品研發及市場投入,正是其戰略定力的體現。而隨着企業智能化轉型的加速普及,市場對兼具高性能與靈活部署能力的混合式AI基礎設施需求持續上升。因此,藉助穩健的雙軌戰略、領先的技術積累以及全球客戶基礎,聯想集團ISG業務勢必將在中長期實現可持續增長與更好盈利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