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慶稱聯想要第五次創業,立下新財年“軍令狀”

“41歲”的聯想把正在開啓的第五個十年,定義爲人工智能的十年。3月31日,聯想集團2025/26財年誓師大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稱聯想要第五次創業。

聯想第一個十年的業務基本是代理、分銷國外品牌的產品;第二個十年,聯想於1994年正式開啓自有品牌的PC業務,做到了中國PC市場第一;第三個十年,年營收約30億美元的聯想上演“蛇吞象”,在2004年收購IBM PC業務,聯想全球PC市場份額此後不斷攀升並在2013年登頂;第四個十年,聯想在2014年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以及IBM的服務器業務,進入到服務器和智能手機等領域,實現多元化業務佈局。

新的十年,聯想將聚焦於混合式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競技場有很多選手,誰能夠勝出完全不確定。”楊元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聯想要有從零開始的心態開啓第五次創業。

對於下個十年的規劃,聯想具體怎麼做?

楊元慶稱,個人智能路線圖是從AI PC到將個人智能體應用到更多終端設備上,再到個人超級智能體,最終實現“個人智能雙胞胎”。

聯想在去年發佈了第一代AI PC,楊元慶透露聯想很快就將發佈全新一代產品,他稱屆時將看到本地人工智能推理能力的飛躍,水平甚至能夠媲美OpenAI o1-mini,對計算的需求從龐大的數據中心機房降低到了僅是一臺AI PC。

個人超級智能體也是實現個人智能的關鍵一步。因爲通常個人數據更多產生或保存於像手機、眼鏡等貼身終端,而非PC上,如何讓散落在不同設備間的數據自由、安全地傳輸並被整合成個人數據庫、知識庫,並形成個人超級智能體,楊元慶稱聯想在構建端到端的大模型技術棧和智能體開發技術棧,通過模型定製、模型部署、模型推理加速、提示詞優化和壓縮、多智能體協作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最終實現“端雲協同”的混合式個人智能。

他說聯想的目標是實現“個人智能雙胞胎”,AI將熟知用戶的經驗偏好,模擬推理模式,推薦適合的方案,甚至在得到用戶授權的前提下,代用戶採取行動。

圍繞企業智能,聯想路線圖的第一步是基於“端-邊-雲-網”構建部署混合式基礎設施。在此基礎上,基於企業數據和知識庫,通過模型工廠和智能體平臺,使用不同的模型和工具來開發通用及垂直行業解決方案,構建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應用庫或“圖書館” 。

聯想集團首席技術官Tolga Kurtoglu指出,未來將在全球其他地區建立更多創新中心,並通過招募全球頂尖AI人才、構建通用核心技術平臺等舉措提速全棧式混合AI創新。此外還將通過新建模型工廠縮短模型部署時間,以及進行模型編排爲用戶實現模型選擇的自動化。

此外,面對新的財年,楊元慶今日也立下軍令狀,提出四大目標:立於混合式人工智能變革的潮頭,成爲個人智能和企業智能的領導者;推動所有業務集團的營收實現年比年雙位數的快速增長;加大多元引擎的馬力,MBG和ISG都要實現20%以上的營收增長,併爲公司帶來可持續、實質性的利潤貢獻;打造均衡的業務組合,繼續提升盈利能力,推動聯想營收創下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