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議“怒懟”郭德綱後續:倆號被平臺禁言,郭德綱疑似做出迴應

郭德綱和楊議兩人之間的恩怨,實在是太令人感慨了,明明從前兩人的交情那麼好,還足足維持了20多年。

誰知這一下子,直接就成了“仇人”。

11月2日晚上,楊議在直播間直接開始了“聊聊某社、聊聊小剛子”,明眼人都能看出,就是在公開罵郭德綱。

信息來源

但對於楊議的行爲,郭德綱卻並沒有理睬,而是自顧自地繼續做着自己該做的事情。

而楊議卻因爲經常在直播間“口出狂言”,被禁言了兩個社交賬號。

那麼他們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而郭德綱又是怎麼做的呢?

郭德綱

郭德綱和楊議到底怎麼了?

11月5日,郭德綱在國家大劇院的一則動態下評論了一句,表示:“我得好好練練德語了。”

仔細一看,發現郭德綱即將要在國家大劇院進行演出了,而演出的內容就是新制作的輕歌劇《蝙蝠》。

對於這一動態,不少人都會覺得這是郭德綱在側面迴應楊議。

信息來源

畢竟有句話叫“不迴應就是最好的迴應”,而郭德綱也沒有正面地迴應對方,只是發佈了自己的日常和自己的工作。

其實要說郭德綱和楊議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還真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清的。

近些天,郭德綱和楊議的矛盾,可以說是已經成了漩渦中心的風暴眼。

楊議

這場紛爭,表面看是個人恩怨,實則揭示了流量時代下,藝術與流量的複雜關係,以及藝術家在名利場中面臨的種種困境。

這齣戲,開場就火藥味十足。

我們知道,楊議曾經也是德雲社的成員,現在卻經常在直播裡批評郭德綱。

這言辭犀利,態度強硬,看得網友們直呼過癮。

楊議直播

他一會兒吐槽郭德綱的相聲“毫無新意”,一會兒又嘲諷其作品上不了央視大雅之堂,甚至連郭德綱的搭檔于謙也未能倖免,被說成是郭德綱的“柺杖”。

這架勢,真有種非要把人嚇一跳的感覺。

但這還不是全部。

楊議這回還把火力對準了郭德綱的徒弟鄭好。

而鄭好則是在直播間回懟楊議,指責他一把年紀還“下三爛”、“兩頭吃”。

楊議直播

這話一出,爭論更加激烈了。

更有意思的是,郭德綱對徒弟的“護主”行爲卻選擇了一言不發。

那麼郭德綱的這種沉默,是默認?是無奈?還是另有深意?

或許,我們能從楊議後續的操作中能夠看出個一二。

讓很多人都沒想到的是,在直播間“開炮”後,楊議立馬開始了帶貨,賣起了老北京布鞋。

楊議直播

這一下子,可是讓不少人都蒙了,原來,楊議做的這這一切都是爲了博眼球啊。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個大家都追流量的年代,有流量就等於有了關注度,也更容易賺到錢。

而郭德綱在相聲界算是頂級流量,絕對是吸引眼球的利器,或許楊議就是抓到這一點。

更耐人尋味的是,楊議還“拉攏”了另一位爭議人物——曹雲金,這位曾經的德雲社“雲”字科弟子,後來因爲與郭德綱的矛盾而離開了德雲社。

曹雲金

可以說,曹雲金和郭德綱的關係也是非常僵硬的。

在楊議的直播間,曹雲金不僅現身,還豪刷禮物,似乎在表達對楊議的支持。

這一下子,爭論變得更加複雜了。

對於這些操作,網友們看的是津津有味,同時也大概瞭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楊議

時間線

梳理一下時間線,今年7月,郭德綱徒弟鄭好在直播間怒懟楊議,指責他是“兩頭吃”。

後來,楊議就開始在直播中批評郭德綱,並藉機開始了帶貨。

到了11月,也就是最近,楊議在直播間裡更直接了,直接叫郭德綱“小綱子”,還全方位地批駁他的相聲水平。

楊議

這一系列操作,讓人不禁懷疑:楊議是真的對郭德綱不滿,還是在利用郭德綱的流量來爲自己謀利?

事實上,我們不難發現楊議很懂得怎麼利用流量,他明白,現在這個時代,流量就是王道。

所以,他總是能找到辦法吸引眼球,提升自己的熱度,不管是發視頻還是搞活動,他總能抓住大家的關注點,讓自己的內容火起來。

楊議

不得不說,這種策略幫他贏得了不少粉絲和關注。

而楊議的“流量策略”可謂是環環相扣,步步爲營,他深諳互聯網的運作規律,懂得如何利用爭議話題來吸引眼球。

與郭德綱的矛盾,無疑是他手中的一張王牌。

通過不斷地“開炮”,他成功地把自己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也爲自己的直播間帶來了巨大的流量。

楊議

在楊議的直播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言論,可謂是“字字珠璣”,句句都直戳郭德綱的痛點。

他深知,只有足夠尖銳的批評,才能引發足夠大的爭議,才能吸引更多人的關注。

從“毫無新意”到“上不了央視”,再到“離開于謙啥都不算”,每一句都精準地踩在了郭德綱的“雷點”上。

這種“精準打擊”,無疑是經過精心策劃的,目的就是爲了製造話題,吸引流量。

楊議

包括楊議與曹雲金的互動,無疑是在蹭曹雲金的熱度,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這種“捆綁熱點”的操作,也是流量時代常用的手段,但事實上,楊議做直播的最終目的,還是爲了賣貨和變現。

我們也不難發現,楊議的每一次“開炮”,都會伴隨着直播帶貨。

可能他自己也知道,要把流量變成真金白銀,才能達成自己的目標,其實這種“流量變現”的模式,也是當下很多網紅和主播的慣用伎倆。

楊議

楊議的“流量策略”,雖然引發了諸多爭議,但也確實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他的直播間人氣越來越旺,銷量也跟着上漲。

所以這可能就是他明知會惹爭議,還是選擇直接開罵的原因。

在這個大家都追流量的時代,有流量就有了一切,楊議的策略,本質上是將個人恩怨轉化爲流量,再將流量轉化爲經濟效益。

這種操作,雖然在商業上是成功的,但在道德上卻備受質疑,他爲了追求流量,連老朋友都不顧了,甚至不惜自毀形象。

那麼這種行爲,究竟是“聰明”,還是“愚蠢”?

而面對楊議的不斷炮轟,郭德綱也沒有正面迴應,不少人都認爲,郭德綱這是不是怕了?心虛了?

事實上,郭德綱也是很有自己的想法的。

郭德綱

郭德綱的“迴應”

在藝術的道路上,郭德綱始終都是選擇用實際行動來回應。

所以面對外界的各種聲音,他並沒有做過多的解釋,而是用作品說話,用舞臺上一次次的精彩表演來證明自己。

這種沉默的態度,恰恰體現了他對藝術的堅守和執着。

跟楊議的高調相比,郭德綱這次反應得很低調,面對楊議的指責,他一直沒開口迴應。

郭德綱

事實上,這種沉默不是因爲膽怯,而是一種聰明的做法。

他深知,與楊議在輿論場上糾纏,只會讓事情越鬧越大,最終只會兩敗俱傷。

相反,郭德綱更注重自己的藝術創作,他透露將出演國家大劇院的歌劇《蝙蝠》,目前正在積極準備。

這一舉動,無疑是在用行動迴應質疑,他靠自己的作品來證明實力,維護尊嚴。

郭德綱

同時,郭德綱這一做法也是在告訴楊議,自己並沒有因爲受到他的影響,也更沒有在乎他的任何做法。

他用自己的行動表明,自己不會被外界的喧囂所幹擾,自己會始終堅守自己的藝術理想,更是把精力都放在了歌劇的排練上,學習德語,鑽研歌劇技巧。

他要通過自己的作品來證明自己的實力,迴應外界的質疑,出演國家大劇院的歌劇,無疑是對其藝術實力的最好證明。

郭德綱

宿舍,郭德綱選擇不說話,其實是個聰明的招數,他避開了與楊議的正面衝突,避免了陷入流量的漩渦,而是用自己的行動展現了藝術家應該有的樣子。

說到底,郭德綱和楊議之間的爭執,不只是他們倆的私人恩怨,還反映了在流量時代裡,藝術和流量之間的矛盾。

對於這兩人的風波,網友們也是說什麼的都有。

有人咱在郭德綱這波,還給郭德綱點贊,表示:“這纔是郭先生的高明,人高明,處理高明,藝術高明。”

網友評論

還有網友表示:“郭德剛曲藝界一代宗師!和小丑一般見識就自降身段啦!宰相之胸懷方顯大師之本色!”

網友評論

也有網友直接吐槽起了楊議的做法:“昨天看楊直播,罵完一句,就介紹一次產品。我要是郭就發一條:只能幫你到這了。”

網友評論

“楊議被罵不是沒有原因的,德雲社跟侯耀華之間的矛盾他摻和進來幹嘛呢?”

網友評論

當然,也有不少網友是支持楊議的。

有網友說:“楊老師,這纔是老一輩的藝術家的水平,高風亮節。”

網友評論

還有網友說,楊議纔是有格局的藝術家。

對於這起事件,真的是說什麼的都有,站在誰這邊的都有。

但不管怎麼說,楊議的做法屬實是有些欠考慮了,不僅丟了臉面,也丟了朋友,實在是得不償失。

希望兩人的風波能早一點降下去吧。

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