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財評|以創新驅動發展 讓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原標題:央廣財評|以創新驅動發展 讓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7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會議指出,要堅持實業興國、實幹興邦,全面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發展新興產業,超前佈局未來產業,加快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爲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傳統產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和滿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礎。2023年,八部門印發的《關於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顯示,石化化工、鋼鐵、有色、建材、機械、汽車、輕工、紡織等傳統制造業增加值佔全部製造業的比重近80%。與此同時,隨着技術變革和全球產業競爭格局變化,我國傳統制造業“大而不強”“全而不精”問題仍然突出,亟待變革轉型。

“把握市場需求,加強科技創新,讓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夯實傳統產業“壓艙石”“基本盤”的作用,離不開市場和技術兩大抓手。一方面,市場需求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指揮棒”,把握市場需求、積極適應市場變化,既是各行業穿越發展週期、提升市場競爭力的必由之路,也是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鞏固經濟增長基本盤的關鍵舉措。另一方面,科技創新爲傳統產業提質增效提供了抓手。人工智能、大數據、5G、雲計算等數字技術的應用,從提高產能、良率和生產安全性等方面爲傳統產業賦能。

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相關政策密集部署落地。2025年,“兩新”政策加力擴圍,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重點領域設備更新的資金規模,加力實施設備更新貸款貼息,推動傳統產業加速向“新”步伐。工業和信息化部在7月11日的會議中指出,要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實施製造業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工程,加快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深化人工智能賦能應用,深入實施製造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讓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展望未來,一方面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完善支持舉措,從設備更新、技術改造到研發資金、人才培養,多維度爲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另一方面,傳統產業企業主體要深耕品質、品牌,積極應變、求變,持續加強技術研發,敢於抓住機遇,持續釋放新動能,爲自身發展打破“天花板”,爲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築牢根基。(央廣財經評論員 黃昂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