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位金流平臺扮演要角 11月支援普發現金

立法院會17日三讀通過韌性特別預算案,最快11月上旬就能執行普發現金。根據央行報告,因CBDC試驗計劃建立的「數位公共建設金流平臺」將扛起重任,預計11月用於普發現金。

臺灣央行自2019年起,開始研究CBDC(央行數位貨幣,也可稱數位新臺幣),2022年完成零售型CBDC試驗計劃後,規劃建置CBDC平臺,持續精進平臺技術及功能,包括支援政府各項發放數位券、物資及現金等專案的款項收付與結清算作業,以及試驗資產代幣化技術。

根據央行最新報告,央行已完成CBDC試驗計劃,並建立「數位公共建設金流平臺」(數位金流平臺)。

央行指出,考量臺灣支付工具多元、便利且具效率,尚無發行CBDC的急迫性,因此數位金流平臺將先以發放政府數位券爲試作項目,今年8月先行試作客家委員會的客家幣,預計11月用於普發現金。

央行官員解釋,數發部「政府發放共用基礎平臺」與央行「數位公共建設金流平臺」合作,不論是發放數位券或是普發現金,會先由數發部平臺進行前端的資格審查,至於後端的金流,則由央行平臺處理。

不過央行官員強調,關於數位券或普發現金,「發放」作業仍是由主政部會處理,如客家幣就是由客委會主政。

央行官員補充,以前發放數位券多是一次性,如今央行與數發部的合作目前已確立架構,未來不僅中央部會,地方政府若規劃發放數位券,也可透過平臺執行。

CBDC方面,央行表示,持續研議未來若發行CBDC的相關法制規範,包括CBDC發行法源、隱私保護及其他發行與管理等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