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22.83萬億元,同比增加4.74萬億元
央行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達到22.83萬億元。這一數據較上年同期增加4.74萬億元,顯示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強。
從具體構成來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2.74萬億元,同比多增2796億元。這表明銀行信貸投放保持穩定增長態勢,爲實體經濟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
政府債券淨融資成爲推動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的主要動力。上半年政府債券淨融資達到7.66萬億元,同比大幅增加4.32萬億元。這主要源於政府債券發行節奏前置,特別是用於置換隱性債務的特殊再融資專項債發行較多。
與此同時,企業債券淨融資爲1.15萬億元,同比減少2562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1707億元,同比增加493億元,顯示直接融資渠道保持活躍。
外幣貸款方面出現收縮態勢。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摺合人民幣減少638億元,同比多減558億元。這反映了當前外幣融資需求相對較弱。
在其他融資方式中,委託貸款減少513億元,同比少減404億元。信託貸款增加1443億元,同比少增1655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557億元,同比少減1808億元。
據悉,社會融資規模作爲反映金融與經濟關係的重要指標,涵蓋了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全部資金。其核算內容包括人民幣貸款、外幣貸款、委託貸款、信託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政府債券等多個方面。
從存量數據來看,6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爲430.22萬億元,同比增長8.9%。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爲265.22萬億元,同比增長7%。政府債券餘額爲88.74萬億元,同比增長21.3%。
當前金融數據顯示,貨幣政策工具運用效果明顯,金融總量繼續合理增長。政府債券發行加快推進,爲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銀行信貸投放保持穩定,爲各類市場主體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