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首降0.5個百分點!1萬億流動性井噴,6家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直降至0%!

年內首次降準落地,中國人民銀行於5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釋放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此次降準不包括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同時將汽車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款準備金率從5%下調至0%。

央行此舉具有多重意義。該措施有效對衝了政府債繳款和中期借貸便利到期帶來的資金擾動,使資金面保持平穩寬鬆狀態。降準後,整體存款準備金率的平均水平從6.6%降至6.2%,爲銀行提供了長期低成本資金。

降準的積極影響體現在多個方面。它優化了央行向銀行體系提供流動性的結構,降低了銀行負債成本,增強了銀行負債穩定性。對汽車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的特殊安排,也增強了這些機構向汽車消費、設備更新投資等領域提供金融支持的能力。

在降準背景下,債券市場交易策略發生變化。"滾隔夜"交易策略重獲關注,銀行間市場質押式回購成交量顯著增加。5月14日和15日,銀行間市場質押式回購成交規模分別達到7.4萬億元和7.5萬億元,比此前5萬億元至6萬億元的水平有明顯提升。

資金利率方面,降準使得資金面保持穩定。5月15日,DR007加權平均價僅上行0.74個基點至1.5245%,雖未能突破1.4%的政策利率下限,但也未出現大幅上行。這表明降準釋放的流動性有效緩解了短期資金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週政府債淨繳款規模達6453億元,爲2025年以來周度淨繳款的次高點。儘管面臨政府債繳款、MLF到期等多重擾動因素,降準注入的萬億元長期流動性仍有效穩定了市場資金狀況。

展望未來,市場分析認爲年內仍有降準空間。有觀點預計,全年降準幅度將達到1個百分點,與2024年降準力度相當。也有分析認爲,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至少還有2-2.5個百分點的降準空間。

整體而言,此次降準體現了貨幣政策適度寬鬆的取向,通過注入長期流動性,既穩定了資金面,又爲銀行支持實體經濟提供了更充足的資金保障。這有助於滿足當前投資消費擴張與信心修復的資金需求,促進內需恢復與經濟回升向好。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