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理監事會 業者:頂多就錯殺微調
財經熱門
央行去年9月19日祭出號稱史上最強打房政策「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衍生房貸荒,自住客也遭錯殺,金管會、央行先後針對首購族、換屋族等貸款鬆綁,卻被不少金融及不動產業者視爲玩假的,進而對9月18日央行理監事會寄予高度期待,雖有不動產專家認爲,央行可能降存準率,但也有業者直言,爲了選舉,政府不會把牌一次打出,就換屋族貸款成數等微調。
第7波信用管制措施掀起「金龍海嘯」,至今將滿一年,房市哀鴻遍野,不但傳出建商、營造廠倒閉,也有民衆面臨貸不到款的窘境,金管會之前宣佈新青安貸款不列入《銀行法》72-2條規範,未久央行接力宣佈給予換屋族出售舊屋的期限,由目前一年延長到18個月。外界關心9月18日登場的央行理監事會,會否有進一步鬆綁措施。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日前金管會放寬《銀行法》,央行也宣佈延長換屋貸款售屋期限,多給半年緩衝期,但相關政策,對市場挹注有限。因央行集中度未鬆綁,加上銀行對稽覈換屋族名下原有房產是否釋出,有一定難度,壓低承作意願,在在影響新制成效。她認爲,下週央行理監事會,會檢討集中度,原本銀行不動產貸款零成長等承諾,並拉高擁有第二屋,但簽有切結書的民衆,擁有6成或6成5的貸款。
「我不認爲下週央行理監事會對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會大鬆綁!」徐佳馨指出,央行應只會處理信用管制衝擊自住客的部分,調降存準率的機會不大。
建商、營造廠之前傳出關門倒閉問題,但徐佳馨認爲,雖央行要求使用購地貸款的建商,必須在貸款核發後18個月內動工興建,讓業者壓力很大,如今在全臺有14個縣市政府先後宣佈建照可以延2年下,受影響程度自然下滑。
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認爲,預測央行可能迴應的3部曲如下:首先,換屋族限貸逐漸鬆綁。央行已宣佈,換屋先買後賣緩衝期延至18個月,但市場普遍認爲應比照重購退稅有2年緩衝期。
第二,銀行放款不動產集中度解困。央行從去年開始要求各銀行上報不動產集中度,目前全體銀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爲約36.9%,比去年最高點37.5%略微下滑,仍高於央行理想的36%以下水準。李同榮建議,央行可積極鼓勵製造業投入更多資本支出,擴大企業融資放款規模,一旦分母總放款數加大,不動產集中度就可降低。
最後是央行放大水庫,降低銀行存款準備率。李同榮認爲,過去央行爲緊縮資金,二度採取提高存款準備率措施,如今,時空不同,若降息時機未到,央行應可適時降低存款準備率。目前銀行體系總存款約近60兆元,每降一碼(0.25%)存準率,市場約可多出約1500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