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拉尾盤調節 新臺幣由升轉貶收30.665元
新臺幣匯率示意圖。資料照片
美國財長貝森特釋出中美關係和緩訊息,避險情緒降溫,美元指數短線走跌,主要亞幣自前波貶值後反彈,新臺幣匯價16日以30.64元小升開盤,15分鐘內就升值近1角、突破30.6元,且隨着臺股大張,外資空單回補臺股,午後加碼匯入,新臺幣延續升勢,但央行嚴控匯價,拉尾盤強力調節,終場新臺幣應升轉貶,無緣連二紅臺北金融市場股匯收盤雖脫鉤,但盤中連動性仍高,臺股續創新高,隨着外資延續匯入力道,帶動新臺幣早盤一度升至30.57元,且盤中延續升勢,但近二日匯價升速有點快,央行進場穩控,終場匯價收在30.665元、由升轉貶0.9元、總成交量14.965億美元。
匯銀主管指出,新臺幣前波拉出連六黑,15日強升1.05角後,16日早盤延續升幅,匯市資金涌入,一度有測試30.5元關卡的氣勢,但尾盤央行進場跟外資對作,上演你丟我撿戲碼,最終央行強勢作價,將匯價拉回且由升轉貶。
匯銀主管指出,貝森特釋出中美關係和緩訊息,市場解讀美方釋出善意,美元逐步回落後,主要亞幣大致走揚,資金迴流亞幣後,新臺幣也跟着偏升,但新臺幣轉強受企業界關注,央行也不希望匯價升幅過快,明顯加大力道阻升。
近期企業大老陸續出面喊話,認爲當前匯價在30元上方對出口有幫助,但不能太樂觀。匯銀主管指出,10月美國很有機會再度降息,待市場不確定性消除後,新臺幣中長線不排除走向升值軌道,央行調節策略如何拿捏成爲考驗。
但匯銀主管仍強調,新臺幣走勢其實也沒有與美元指數一致,主要仍以臺股影響最關鍵,資金面帶動匯率升值,尤其以外資、投信及進出口商拉扯爲主,而近期臺股持續驚驚漲,屢創新高之下,新臺幣基本上欲弱不易,但升值幅度相較亞幣和緩,仍在央行可接受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