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開展3000億元MLF操作 “補水”量有限 機構預測2月底前資金面難轉鬆
財聯社2月25日訊 (記者 曹韻儀)2月MLF到期量爲5000億,央行今日續作3000億,相當於2月MLF縮量2000億。同時今日有4892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還進行3185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近期各類主要市場利率普遍走高,1年期商業銀行(AAA級)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正在向MLF操作利率靠攏,長短期倒掛現象加深。
市場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今日央行開展較大規模逆回購,同時續作3000億MLF,整體投放量高於到期量。背後是當前正處於政府債券發行高峰期,央行實施“補水”,有助於避免資金利率進一步上行。“考慮到當前DR007已較大幅度高於央行7天期逆回購利率,不排除在政府債券發行節奏顯著加快等影響下,央行持續實施公開市場淨投放的可能。”
2月MLF縮量2000億 央行繼續以買斷式逆回購替換MLF
爲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2025年2月25日,人民銀行開展3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最高投標利率2.20%,最低投標利率1.80%,中標利率2.00%。操作後,中期借貸便利餘額爲40940億元。
由於2月MLF到期量爲5000億,今日續作3000億,相當於2月MLF縮量2000億。不過,東方金誠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考慮到央行已在2025年1月開展17000億買斷式逆回購操作,相當於爲應對2025年2月MLF大額到期,已提前釋放了大規模中期流動性。
“實際上,這是2024年10月以來的基本操作模式,即通過開展大額買斷式逆回購,持續替換MLF,淡化MLF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這也意味着儘管2024年10月以來MLF持續縮量,但央行並未縮減中期流動性投放。”王青補充。
對於縮量平價續作的原因,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主要是因爲MLF中標利率爲2.00%,在目前環境下屬於偏高水平,金融機構對MLF需求逐漸減少。
同日,爲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央行以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方式開展了3185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爲1.50%,與此前持平。
王青指出,今日央行開展較大規模逆回購,同時續作3000億MLF,整體投放量高於到期量。背後是當前正處於政府債券發行高峰期,央行實施“補水”,有助於避免資金利率進一步上行,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這也有助於控制政府債券融資成本。
近期資金面持續緊張,上週資金面面臨稅期、政府債放量、MLF到期三重壓力,但央行仍然少量回籠流動性,銀行持續缺負債。華福固收分析師徐亮認爲,一方面雖然近期匯率壓力有所下降但並未完全消退,央行穩匯率訴求仍在;另一方面,債市前期定價了過多的寬鬆預期,並且2024年央行多次對長債利率風險進行預期管理但效果不佳,可以認爲此次資金面的狀態也是央行預期管理的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緊張的資金面也導致銀行負債端持續承壓,1年期商業銀行(AAA級)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正在向MLF操作利率靠攏,曲線倒掛現象加深,這也意味着銀行資金面偏緊,存單提價壓力增加。同時,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有明顯上行,DR007則延續1月以來的較高水平,截至發稿,DR001報1.8194%,DR007報2.0915%。
本週資金面影響因素仍然較多,本週逆回購到期15261億元,同業存單到期11470.1億元,到期量爲2020年以來單週最大量,到期續發壓力大幅增加。此外,地方債發行繼續放量,預計截至2月28日,新增地方債共發行7712億元。
“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的基調下,預計後續資金價格也不會持續維持在2%以上的水平,但從預期管理的角度來看,預計兩會前資金面也較難明顯轉鬆。”徐亮認爲。
一季度末或迎來降準降息窗口
業內人士認爲,考慮到當前DR007已較大幅度高於央行7天期逆回購利率,不排除在政府債券發行節奏顯著加快等影響下,央行持續實施公開市場淨投放的可能。未來主要市場利率上行空間也較爲有限。
此外在“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基調之下,市場對於降準降息的預期不斷落空。從歷史上看,除2020年外,春節到“兩會”期間,出臺降息等重大政策調整措施的可能性都比較小。業內預計,考慮到近期穩匯率及防風險訴求下的緊資金狀況,降準降息的窗口或推至一季度末至二季度。
“往後看,當前MLF餘額仍然較高,未來以買斷式逆回購替換MLF過程還會持續;綜合當前房地產市場、外部經貿環境變化,以及整體物價走勢,我們判斷一季度末前後降息窗口有可能打開,屆時MLF操作利率也將跟進下調。”王青認爲。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兩會及政府工作報告中對貨幣政策將延續“適度寬鬆”的基調,但考慮近期穩匯率及防風險訴求下的緊資金狀況、以及在CPI、信貸等數據超預期顯示基本面修復的背景下,短期內或難迎來降準降息等總量寬貨幣操作,其落地時點可能會在兩會後至二季度。
董希淼認爲,在人民幣匯率趨穩之後,下一階段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仍然存在。降準除了向市場釋放長期流動性之外,還將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推動金融機構保持息差基本穩定,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我國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爲6.6%,但部分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存在5%“隱性下限”。預計央行將進一步完善存款準備金制度,5%“隱性下限”或將打破,存款準備金工具的政策調控功能將得到更充分發揮。”董希淼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