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放寬!銀行承貸意願低 換屋族新制卡關

中央銀行日前宣佈換屋族寬限措施,將售屋期限由一年延長至一年半,但政策僅執行一週,就已出現落差。據瞭解,除肩負特定政策目標的銀行外,多數銀行對承作的態度普遍冷淡,換屋族期待的「人道走廊」並未真正打開。

「現在有意願承作換屋族業務的銀行,公民營全部加起來,不會超過五家」,一名大型行庫主管透露,除了臺銀、土銀等國營銀行外,泛公股或民營業者的承作意願都是能閃則閃避。

原本預期央行鬆綁後,銀行對於換屋族案件的收件意願會提高,但有民衆反映,諮詢銀行相關方案時,屢屢碰到「軟釘子」。首先,多數銀行還是拒收切結書,理由衆多。有民營銀行表示房貸集中度水位已滿,不願再承作相關案件;也有大型行庫表示,即便收下切結書,未來也沒有能力查覈換屋族是否真的在期限內賣掉舊屋,乾脆拒絕以免背上審覈責任。對換屋族來說,央行雖放寬期限,實際執行卻遇到大門深鎖。

房仲業者指出,現在碰到換屋族的案子,都是在花時間協助客戶找到願意承貸的銀行,有時候會先讓民衆先行上架賣房,試探行情,如果有買家詢價甚至取得斡旋,銀行承作的意願就會提高許多。

銀行主管說,政策雖然立意良善,但銀行得負起審覈的壓力和人力成本,更不用說還會佔掉已經相當稀少的房貸額度,銀行當然只會選擇首購等方便易做的業務。

其次,即使有銀行願意簽收切結書,實際開出的條件卻讓人失望。行庫主管透露,爲了避免民怨,總行會同意收案,但最後開出貸款成數可能僅比原本的五成略高,無法達到換屋族預期的七、八成。此外,銀行也會開出明顯高於一般房貸的條件,等同變相勸退。對於有意換屋的家庭而言,資金壓力瞬間提升,只好重新評估換屋需求。

央行官員表示,已陸續勸導銀行,只要符合包括借款人信用、資金用途、還款來源、債權保障及授信展望的5P原則,不得拒絕收切結書。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央行資料顯示,從二○二三年六月至今年五月,國銀辦理換屋協處案件共二一四二件,每月大概先買後賣切結一年出售的件數不到一百件,顯示真正和銀行籤切結的換屋族數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