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等印發《關於金融支持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見》 推進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加快建設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

本報記者 劉琪

5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消息,爲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部署,落實《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要求,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從完善創新創業金融服務、加強社會民生領域金融服務、發展特色金融服務、推進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開展跨境金融創新與交流、完善金融監管機制等方面提出30條重點舉措,推動廣州南沙在粵港澳大灣區“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地”建設中更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在完善創新創業金融服務,支持科技創新產業合作基地建設方面,《意見》提出,對符合南沙產業發展導向的企業,支持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創新票據貼現產品、增加票據融資支持,加強多元化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支持在南沙建設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關鍵數字技術與金融場景融合應用的數據算力中心、研發認證中心、測評中心以及監管平臺等機構。

在加強社會民生領域金融服務,支持打造城市高質量發展新標杆方面,《意見》提出,有序擴大港澳居民代理見證開戶試點銀行範圍,探索試點開展信用卡視頻面籤。支持粵港澳三地徵信機構開展跨境合作,探索推進徵信產品互認。

在發展特色金融服務,健全現代金融產業方面,《意見》提出,鼓勵廣州期貨交易所積極探索電力期貨,做精做深新能源期貨品種體系。依法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開發與金融領域應用,積極開展智能信貸、智能投資研發、智能風險控制等智能化金融服務。

在推進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加快建設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方面,《意見》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充分利用自由貿易賬戶、境外機構境內賬戶等爲境外機構提供國際結算、資金交易、全球授信、跨境資金管理等綜合金融服務。支持在廣州期貨交易所推出與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種,積極探索期貨品種國際合作新模式。

在開展跨境金融創新與交流,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方面,《意見》提出,積極引入主權財富基金、家族辦公室、風投創投等多元化投資機構。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投資者依法申請設立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參控股境內期貨公司。

在完善金融監管機制方面,《意見》明確,加強中央與地方監管協同,嚴格執行中央統一的金融管理規則,接受中央金融管理部門的指導和監督。構建適應南沙建設的金融監管創新機制,確保風險防控與金融改革創新相匹配。

此外,在保障措施方面,《意見》明確,加大配套政策支持。支持出臺住房、人才、教育等支持政策,鼓勵金融機構綜合運用各種金融手段,支持南沙國際化人才特區建設,協調採取給予外籍高層次人才出入境便利等措施,爲具有金融領域職業資格的境內外專業人士來南沙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人民政府將會同相關部門推動《意見》各項舉措落實落地,進一步強化金融對廣州南沙和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推動大灣區建設再上新臺階,助力金融高水平開放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