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後,仙遊縣連夜成立聯合調查組,當事人被控制

福建莆田仙遊縣聯合調查組8月25日發佈情況通報:

8月24日晚,央視《財經調查》欄目報道我縣個別商家僞造檢測證書,以血檀手串冒充小葉紫檀手串。當晚,我縣即成立聯合調查組,組織市場監管、公安、工藝美術中心等部門對報道中涉及的商家進行調查。

經現場取證,報道所述情況屬實。市場監管部門已對涉嫌造假的證書及產品進行查封,並依法立案調查;公安機關已對涉嫌僞造證書的當事人予以控制。後續相關部門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感謝新聞媒體和社會公衆的監督。下一步,我縣將引以爲戒、舉一反三,針對有關問題開展行業專項整治,進一步完善行業監管長效機制,對個別商家的違法違規行爲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維護消費者權益和行業聲譽。

據《財經調查》報道,記者近日接到不少來自消費者的投訴,當前一些紅木商品的市場銷售行爲中,正衍生出材質不符、價格虛高的亂象。這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更是直接侵害着消費者的權益。

血檀不屬國標紅木,原木每噸約1萬元;小葉紫檀是名貴國標紅木,原木每噸高達40萬元。

記者發現,在中國紅木傢俱另一主要產區仙遊,紅木市場的小葉紫檀手串存在造假亂象。價值20元的血檀手串卻被包裝成價值數百元的“小葉紫檀”銷售。記者在當地找到的一家鑑定機構,竟藏在民宅中。屋內堆着已經制作好的證書可供商家自行取走。此類“權威證書”價格低廉,一張只要0.8元。帶着獨立編碼的“權威證書”,在這裡成了按斤稱的普通商品。一邊瘋狂“接單”造假,一邊還不忘撇清責任——只賣證書,售後問題一概不擔,把“甩鍋”做得明明白白。這些證書帶有可掃碼查詢的虛假信息,爲假貨披上合法外衣。個別電商直播間利用這些假證書作爲“質量保證”,大肆宣傳“買假包賠”。據介紹,仙遊縣地處福建東南沿海中部,木蘭溪中、上游,縣域總面積1835平方公里,2024年末戶籍人口數爲117萬人,常住人口90.1萬人。來源:仙遊縣政府網站、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