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6月跳增66% 營運揚帆

陽明海運(2609)昨(9)日公佈6月單月營收爲207.2億元,月增爲22.4%,年增66.7%。陽明認爲,紅海危機已經造成全球貨櫃輪的船舶閒置率降至疫後新低點,對於未來營運展望有信心。

貨櫃輪再度出現一櫃難求,運價也跟着不斷攀升,陽明第2季單季營收達525.8億元,年增50%;上半年營收爲963.9億元,較去年同期營收增加243.9億元,增幅爲33.8%。

陽明海運昨日也公告,因應業務需求增加新櫃數量,向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訂造貨櫃9,100只,交易總金額爲3,200萬美元至3,500萬元,上看新臺幣11.2億元。

特別的是,陽明昨迎除息日,每股配發現金股利2元,除息參考價爲65.5元,第一盤以67.5元開出、一開盤即填息,不過完成填息後隨即走低,昨收65.2元,下跌0.3元。

展望未來,陽明海運表示,根據Alphaliner統計,因應紅海危機推升船舶需求缺口,已消化今年上半年160萬TEU(20呎標準櫃)新船交付運力;同時,船舶閒置率仍處低點,扣除塢修船舶數量,今年上半年平均僅0.7%,約21萬TEU,屬於純閒置狀態。加上主要港口擁堵及部份港口罷工風險仍持續影響船期及航班準點率。

另外,貨量方面,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NRF)預測今年上半年美國貨量達到1,210萬TEU,較去年同期增長15%。Drewry最新報告指出今年第1季貨量較去年同期成長近10%,創下疫情以來最強勁增長,也推升現貨運價。因此,Drewry亦將今年全球貨量預測成長上調至4.1%,較上一季報告預測的2.5%,調高1.6個百分點。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UNCTAD)最新預測,今年全球GDP增長保持約3%,短期前景審慎樂觀,預計2024年上半年的貨品貿易較去年下半年增加2,500億美元,若上升趨勢持續,2024年全球貿易額可能達到32兆美元,然而地緣政治、貿易壁壘和內向型產業政策可能對國際貿易成長產生負面影響。

國內的物流業者也是持續看貨櫃輪的高運價將持續,尤其,紅海地緣政治問題造成航線繞行非洲已經成爲常態,港口硬體設備不足及船隻調度問題產生的塞港效應日趨嚴重,同時美國、歐盟及南美洲等紛紛對於大陸電動車、鋰電池及太陽能相關等產品加徵25%~100%不等關稅措施,迫使進口商提前拉貨建倉庫存,帶動遠東區出口貨量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