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颱風路徑北修「不排除登陸」 下週二可能發海警

▲楊柳颱風最新路徑往北修。(圖/氣象署提供)

記者李姿慧/臺北報導

「楊柳」颱風最新路徑往北修正,下週三、下週四最靠近臺灣,降雨以東半部首當其衝。氣象署表示,「楊柳」路徑受太平洋高壓影響仍有變數,根據北修路徑預測,不排除撲臺、穿越臺灣,但環境不利颱風強度發展,最快下週二下半天可能發佈海警;若路徑未來往南偏通過巴士海峽,下週二仍可能發佈海上警報。

位於關島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今(8)日清晨2時增強爲今年第11號颱風「楊柳」,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竣堯表示,楊柳颱風今下午2時位在鵝鑾鼻東方海面約2500公里處,預估下週三、下週四最接近臺灣。不過不論是路徑還是強度,目前都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張竣堯指出,下週二之前包括週末天氣,仍屬午後雷陣雨的典型夏季型態,白天高溫炎熱。今天台灣上空雲量偏少,太平洋高壓勢力仍較爲明顯。楊柳颱風目前雖距臺灣尚遠,但未來將持續向西移動並逐漸接近臺灣,其路徑下午往北修正,預估下週三、下週四最接近臺灣,下週二楊柳颱風則會抵達臺灣東南側外海。

▲楊柳颱風2個走法。(圖/氣象署提供)

由於楊柳颱風未來路徑仍具有高度變數,張竣堯分析,若太平洋高壓減弱,未來路徑偏北,其所處環境與海溫條件較不利於發展,強度可能無法維持或增強機率偏低,「目前官方預測仍以輕度颱風強度最接近臺灣,但不排除減弱通過臺灣」;若太平洋高壓偏強,颱風可能偏向西通過巴士海峽,有利維持颱風強度。但無論是往北或往南通過巴士海峽,下週三、下週四臺灣東半部降雨首當其衝。

至於若路徑偏北,是否可能撲臺,張竣堯表示,路徑不排除登陸穿越臺灣上空可能,但颱風強度將比通過巴士海峽路徑更弱,不過因距離臺灣靠近仍有5天時間,強度和路徑變數仍大。

張竣堯指出,若以往北修正路徑來看,不排除下週二下半天可能發佈海警,下週三、下週四可能發佈陸警,不過該部分仍有高度不確定性;若路徑往南通過巴士海峽,下週二下半天也有機會發布海警,但是否要發佈警報或是否登陸臺灣,下週一進一步觀察會比較準確。

▲降雨趨勢。(圖/氣象署提供)

降雨趨勢方面,張竣堯說明,下週二前仍爲午後雷陣雨型態,週六午後大臺北、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週日到下週二環境水氣增加,午後雷陣雨雨區將略爲擴大,西半部與東北部山區午後均有雨勢發展的機會。週日與下週一西半部山區及近山平地也可能出現短延時強降雨。

至於下週三後的天氣變化,張竣堯表示,將取決於颱風接近臺灣的程度與實際強度。屆時東半部、大臺北、東北部及恆春半島可能出現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則仍爲午後雷陣雨爲主。颱風預估週五逐漸遠離,但臺灣附近水氣仍偏多,受偏南風影響,南部與花東地區仍可能有不定時降雨,其他地區午後雷陣雨仍會發展。

▲溫度趨勢。(圖/氣象署提供)

溫度方面,週末兩天高溫顯著,明天各地高溫預估達30至36度,其中大臺北、中南部近山區與花東地區有局部超過36度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