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村破產 老婦百萬入住費沒了
位於紐約州長島的「海濱」長照型養老村,三度聲請破產;住戶被迫離開,也無法拿回原先說好的入住費。(截自Google Earth)
2020年1月,當時89歲的婦人艾琳‧柯恩(Arlene Kohen)喪偶不久,以83萬8000元賣掉位於紐約州長島大頸(Great Neck)的房子,住進位於紐約州華盛頓港(Port Washington)的「海濱」(Harborside)長照型養老村。養老村花費並不便宜,首先要繳94萬5000元入住費,然後每月另繳5700元。柯恩獲得告知,如果決定搬走或過世,75%入住費將退還家屬。然而,「海濱」養老村一直沒辦法招攬足夠住戶,三度聲請破產。養老村被轉賣給投資客後縮小經營規模,不再提供柯恩需要的日常照護,她也因此被迫離開。
華爾街日報7日報導,由於養老村聲請破產,債權人比住戶更優先獲得賠償,原本柯恩應該拿到入住費退還71萬元,但家屬估計最後可能只拿不到三分之一。柯恩女兒弗瑞德(Beverly Kohen Fried)說:「那筆錢等於是打水漂了。」
*212個家庭都是受災戶
根據法院紀錄,從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國將近2000家的類似養老村機構當中,至少16家聲請破產法第11章(Chapter 11)破產保護。這16家聲請破產的養老村機構讓全國1000個家庭至少虧損1億9000萬元積蓄,其中的212個家庭就是「海濱」養老村客戶。
非營利機構「全國老年人住房與照護投資中心」(National Investment Center for Seniors Housing & Care)指出,截至2023年爲止,全國有62萬3000人住在長照型養老村。養老村提供不同等級的住宿與照護服務,某些社區有獨立公寓,還有健身中心與各種課程,隨着住戶年歲增加再轉到有專人照料的房型,收取入住費( entrance fees)則相當昂貴。
許多老年人必須賣掉房子籌措入住費,昂貴的養老村如果無法吸引足夠客戶入住,就會出現財務困難,「海濱」養老村便是一例。
*住客不足導致財務困難
佔地50萬平方呎、建築設施有六層樓高的「海濱」養老村,2010年開張時剛好是次級房貸危機過後,入住費從42萬5000元到170萬元不等,某些有興趣入住的老年人卻遇到房子不容易賣掉的難題。開張兩年之後,229個獨立住房入住率不到六成,身爲母公司的「阿姆斯特丹長照健康系統」(Amsterdam Continuing Care Health System)原本以爲光靠入住費就能償還興建養老村發行2億9600萬債券當中的1億2000萬,結果在2014年首次聲請破產。
後來幾年雖然入住率趨於穩定,但疫情卻帶來新打擊,2021年再次聲請破產。2022年底,養老村業主債券違約,更換經營團隊之後,住戶可以繼續住在養老村,每月照樣繳費,可是機構卻不保證一定提供長照服務,有長照需求的住戶被迫離開。
「海濱」養老村85歲住戶珊蒂‧庫提斯(Sandy Curtis)今年2月被迫遷到另一家失憶護理中心(memory care),由於跌倒之後出現併發症,今年4月過世。她的88歲丈夫鮑布‧庫提斯(Bob Curtis)繼續住在「海濱」養老村的單臥公寓,當初繳交入住費84萬元,簽約時協議可退還50%。
他表示,養老村聲請破產後,今秋可望拿到第一筆退費5萬元,其他退費估計要等待好幾個月才能陸續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