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謹華自認「花豹型」影后 對《一把青》師孃有特別情感
楊謹華坦言對金鐘獎又愛又怕,「每當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ELLE》國際中文版雜誌提供)
「金鐘獎」這關鍵字跟着楊謹華一起走了好多年,一路上有人感到惋惜,有人甚至替她抱不平,直言評審始終欠楊謹華一座獎盃。凡是人都有得失心,她也不例外,「別人可以在旁邊安慰我,可是最終,願不願意度過這一關是取決於我自己。」這席話看似說得灑脫,其實她的內心經歷過無數次拉扯。
「我發現演員是真的蠻敏感跟脆弱的,我們肯定自己的同時又會先否定自己。」過去幾年在其他人爭相評論前,她習慣先關起門來挑剔自己的表演狀態;例如一顆鏡頭喊卡後,心想這段表演好像不夠好、哪裡需要再加強,抑或欣賞最終成品時,看到某一幕,腦中閃過「這是導演想要的感覺嗎?」的念頭,自然也會擔心觀衆的反應。萬千思緒堆疊在一塊,就好像看不見終點的遊戲關卡,一層又一層,她不斷地和自己對話,可事事求完美的個性反而屢次成爲阻礙,導致陷入自我懷疑的輪迴。
楊謹華對《一把青》師孃有特別情感。(《ELLE》國際中文版雜誌提供)
楊謹華坦言,「年輕的時候,會想說這次就是我了吧!但是每當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心境上的潮起潮落無可避免,以前跌跤後還要把滿身傷痕的自己扶起來,安慰的話語卻逃不過得失心作祟。「爲什麼不是我?我已經很努力了⋯⋯當然我確實很努力了,可是努力不一定就會得到,而且說不定現在得不到,是因爲有另一個喜悅在後面等着你。我回過頭來看還真感謝這過程,如果沒有經歷那幾關的話,可能遇到很多事情我會更糾結、更放不下。我覺得上天都有很好的安排,在哪個階段面臨什麼事情、偶爾痛一下,然後這個痛,讓我往後更成長。」
楊謹華形容自己是百米衝刺的花豹。(《ELLE》國際中文版雜誌提供)
在遇見《一把青》秦芊儀前,儘管楊謹華戲約不間斷,演繹過的許多角色深植人心,代表作不勝枚舉,內心涌現的不安全感卻騙不了人,除了工作上想要轉型,跳脫偶像劇的框架外,包含家庭與人際關係上同樣面臨窘境。秦芊儀的出現是天時地利人和,師孃不對外展現的脆弱,恰巧跟楊謹華當時的狀態貼切。
至今影響最深刻的角色,楊謹華認爲是秦芊儀,「《一把青》的師孃跟我走過那一段我想要改變的時期,所以我對於秦芊儀這個角色會有比較特別的情感。」和秦芊儀尋找自己的過程中,她突然意識到不能再逃避了,如果要翻轉局面,必須由自身提起勇氣、付諸行動及做出改變,否則只會卡在僵局。
她形容自己是百米衝刺的花豹,沒事就會發懶,但只要一看到喜歡的獵物便主動出擊。「我好像再也找不到可以讓我感覺到自己活着、讓生命燃燒起來的工作了。」說回最愛的表演,她有感而發的吐露真心,「當演員,我可以看到很多人生百態。我喜歡比較灰色地帶的角色,在創作上會比較好玩,因爲我的人生不能這樣玩,可是我能夠在角色裡面達成。」靈機一動提起對「黃昏之戀」的劇本躍躍欲試,一度討論到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