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行動/客運缺司機減班營運 業者憂路線會裁光

新竹縣「快捷9號」新公車路線,開學日就鬧出乘客被「放鴿子」的大新聞,縣府憂心5年內縣內近半數駕駛退休,人力更加斷層。 記者葉信菉/攝影

公車駕駛減少,最直接的衝擊是路線減班、停駛,乘客要花更多時間等車,降低搭乘意願,影響客運營收,陷入惡性循環。有客運業主管坦言,說不定等到退休時,已經沒公車可搭。

號稱全臺「公車之王」的三○七路公車串連臺北、板橋車站,去年有一六三九萬人次搭乘,票箱收入三點八五億元,比前年增加百分之八點五,編制有八十九輛車、一○二名駕駛。但除了一些能賺錢的公車路線,其他多半難逃減班的命運。

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說,因應駕駛人力荒,去年協調業者裁撤廿二條公車路線,平假日減班約一五○班次,減輕駕駛工作量。新北市前年全年公車總班次七九一點一萬,去年減爲七七七九點五萬班次,共減十一萬六千餘班,平均每天減少三一八班次公車。

臺中市公車前年九月起大幅調整班次,以學生通勤爲主的跳蛙公車七○○路,每天從十二班減爲八班。五條幹線公車班距拉長五分鐘,原本十分鐘一班車,現在要等廿分鐘;還有十三條公車路線減班營運。

臺中有客運業者說,前年有四家客運公司退場,市府要求接手空出的路線,但原本人力已不足,根本調不出司機,爲了兼顧偏遠路線,只好減熱門路線班次,班距從五分鐘拉長至廿分鐘;人不夠開不出車,乘客等更久、車廂更擠,更不想搭公車,最後是運量下滑、收入減少,形成惡性循環。

爲紓解人力荒,政府放寬公車駕駛退休年齡至六十八歲,全國六十歲以上公車駕駛佔一成八。竹縣交旅處長陳盈州說,五年內近半數駕駛退休,人力斷層全國皆然。客運業擔心,延長退休年限雖暫時補住缺口,但未來五年大批駕駛退休,全面衝擊公車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