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基金會病友組機車隊 沿「微笑曲線」橫越中央山脈
陽光基金會病友組機車隊 沿着「微笑曲線」橫越中央山脈(圖陽光基金會提供)
陽光基金會病友組機車隊 沿着「微笑曲線」橫越中央山脈(圖陽光基金會提供)
陽光基金會雲嘉中心今年邁入第15週年,近日特別在嘉義市中央廣場舉辦「雲嘉15與你爲伍」公益市集。同時,一支由燒燙傷與口腔癌病友組成的「順風車隊」,也在市集同周展開一場跨越山海的圓夢旅程,從嘉義北迴歸線出發,沿着南臺灣一路向東,橫越中央山脈與海岸線,抵達臺東北迴歸線,再一路向北到花蓮,騎出一條象徵勇氣與希望的「微笑曲線」。
這支特別的車隊,成員包括病友、家屬、社工與治療師。陽光基金會指出,對他們而言,騎上機車,不只是旅程的開始,更是生命重啓的象徵。因爲M燒燙傷及口腔癌傷友在歷經手術與治療後,常需長時間復健與心理重建,「能再次出發上路,背後代表的是重拾自信與勇氣的歷程。」
車隊發起人阿茂大哥回憶,這次旅程源於一個簡單的念頭,「讓大家出去走走」。他說:「許多傷友受傷後就封閉自己,我希望透過這趟騎乘,讓大家重新看見外面的世界。」原本想挑戰環島,但考量體力負荷,衆人決定先完成南臺灣微笑路線,「就像人生一樣,不一定要繞一圈,但能笑着往前,就是勝利。」
旅途中,最令他感動的畫面,是成員們願意拿下口罩,坦然面對衆人,分享復健進度與用餐過程。「這不只是旅行,而是一種療愈,我們在彼此陪伴中變得更勇敢。」
擔任領航員的阿皓說,自己曾因意外受傷,一度陷入低潮,「是陽光基金會讓我重拾信心,也希望我能成爲別人的陽光。」他說,順風車隊不同於一般重機隊,「我們用生命故事騎出力量,每一公里,都是一次重生。」
抵達臺東北迴歸線後,車隊未停歇,繼續北上花蓮,進入校園推廣「臉部平權」與「口癌防治」教育。透過親身故事,讓孩子理解「外貌的不同,不代表能力的差異」,並學會以接納與同理心對待他人。同時也提醒青少年遠離檳榔,守護健康未來。
五天旅程後,順風車隊於10月19日回到嘉義中央廣場舞臺,現場掌聲如潮,許多民衆熱淚盈眶。有人說,看着他們從傷痛中再出發,才明白「勇氣」的真正含義。
嘉義市社會處副處長溫秋蘭感謝陽光基金會15年來深耕在地,陪伴病友走過復健難關,也推廣臉部平權理念。市議員陳家平則呼籲民衆支持「一塊救陽光」零錢捐活動,「每一塊錢,都能成爲病友重生的燃料。」
「引擎啓動、輪胎滾動,每一公里,都是重生的見證」。陽光基金會董事長劉陽明表示:「雲嘉中心15週年,不只是慶祝,更象徵一段延續的重生旅程。希望透過順風車隊的行動,讓社會看見勇氣,也讓陽光照進更多人的生命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