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民打“飛的”出行不是夢

廣州低空經濟迎來里程碑式突破。

3月28日,廣州科技創新領域傳來重磅消息——廣東億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下稱“億航通航”)正式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全球首張民用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運營合格證(OC)。

OC是民航局向運營商頒發的資質證明,標誌着企業具備安全、合規開展商業飛行的能力。若將低空經濟比作“造車”,適航三證(TC、PC、AC)解決了“車能造”的問題,OC則決定了“車能上路”。

這不僅標誌着我國在低空經濟領域實現制度性突破,更意味着廣州“空中出租車”的藍圖開始照進現實。

天眼查顯示,億航通航是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企業億航智能控股的全資子公司。此前,億航智能自主研發的EH216-S無人駕駛載人eVTOL,已拿下全球首個“三證”——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標準適航證,即前文提及的適航三證。

2023年,億航智能攜手中國民航局,建立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的運營標準;2024年7月,中國民航局正式受理億航通航遞交的OC申請。

而今,拿下OC認證,億航智能也成爲全球首個集齊“四證”的eVTOL企業。其自主研發的EH216-S型飛行器,已累計完成超64,000架次安全飛行。

解碼億航智能的技術突圍

作爲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經濟亦是現代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聚焦低空經濟生態整體解決方案的億航智能,便是個中翹楚。

2014年,億航智能在廣州誕生,其一直深耕城市空中交通領域,構建起“自動駕駛+智能調度+垂直起降”三位一體的技術體系。

兩年後,億航智能在美國正式發佈全球首款純電動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並提出“城市空中出租車”的新概念,以解決全球城市發展進程中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的問題;2019年,億航智能登陸納斯達克,成爲全球首家上市的城市空中交通企業。

如今,億航智能的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已經在全球完成多次飛行,飛行足跡遍佈中、美、日、韓等全球19個國家。

從產品上來看,億航智能核心產品EH216-S採用8軸8對旋翼設計,由12組動力電池驅動,配備16套電機及螺旋槳。搭載自主研發的Fail-Safe雙冗餘飛控系統,可實現釐米級精準降落。

簡而言之,相較傳統通航客機或直升機,該款產品具備體積小、機動性強、起降方便以及噪音較低等特點,適合低空短途的出行服務。

此外,與eVTOL同類產品相比,EH216-S還新增了無人駕駛、預設航線、集羣管理等技術優勢,無需駕駛員,能夠有效避免由於人爲操作失誤造成的安全事故。

從商業化佈局來看,億航智能已形成“設備銷售+運營服務”雙輪驅動模式。除載人運輸外,其智能無人機在醫療急救、物流配送領域已形成成熟解決方案。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億航智能共交付216架載人eVTOL航空器,總收入達4.562億元,首次實現全財年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調整後盈利,在低空經濟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

廣州的“天空之城”戰略

億航智能崛起背後,離不開廣州的支持。

在衆多矢志開拓低空經濟版圖的城市當中,廣州尤其引人矚目。其中,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所提供的營商環境,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土壤。這也爲億航智能的成長,提供了生根發芽的養分。

早在2023年12月28日,億航智能成功拿下型號合格證後,在億航EH216-S無人駕駛航空器商業首飛演示當天,廣州開發區正式對外公佈《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及政策實施細則,對符合條件的低空產業項目獎補最高達3000萬元。

同日,廣州開發區低空產業創投基金也正式簽約落地,基金規模達100億元,可見廣州扶持力度之大、決心之大。

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我們規劃建設了5.2平方公里的低空經濟產業園,800米的試飛跑道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同時我們在地面還佈局了‘4+9+N’的低空起降點。這裡邊主要是4個大型的起降點,9箇中型起降點,包括N個小型的低空飛行起降點,還有起降的場所、飛行的信號、通訊、監管、氣象等配套設施。”

“下一步,我們還會推出3大類55個應用場景。我們的思路是,通過場景來引領低空產業整個的生態,同時利用整機的製造做一個驅動,吸引整個製造業共同來助推低空經濟的發展。”上述負責人稱。

值得一提的是,億航智能在廣州開發區珠江岸邊穗港碼頭的新總部大樓和配套設施也即將落成。新總部大樓既配備指揮調度中心,還將結合周邊智慧社區以及商業體,開通觀光等航線,打造成爲科技感濃郁的廣州城市新名片。

如今,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共有低空產業鏈企業50家,覆蓋研發設計與原材料、製造與集成、應用與服務等環節。

可以預見,低空經濟必將在廣州未來的城市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億航智能等一批頭部企業帶動下,更多的行業標準、規則也將在這裡誕生。

對廣州在低空經濟的佈局,有專家指出,其具有示範意義,通過“場景驅動+標準引領”模式,既培育了本土龍頭企業,又建立起涵蓋適航認證、空域管理、基礎設施的地方標準體系。

這種“廣州模式”,或將成爲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化發展的樣板。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羣的進程中,廣州正以科技賦能重新定義城市空間。當無人駕駛航空器劃過珠江上空,這座千年商都,正在書寫“向天空要空間”的新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