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監局對34大類9527批次食品進行監督抽檢,95批次樣品不合格
近期,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市內生產經營的34大類食品進行監督抽檢,共9527批次。其中,抽檢實物質量合格樣品9432批次,實物質量不合格樣品95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爲不合格產品。
總體抽查情況方面,糧食加工品386批次,不合格1批次;調味品480批次,不合格6批次;肉製品166批次,不合格2批次;飲料533批次,不合格2批次;方便食品240批次,不合格4批次;冷凍飲品65批次,不合格1批次;速凍食品392批次,不合格2批次;薯類和膨化食品131批次,不合格2批次;糖果製品135批次,不合格1批次;茶葉及相關製品245批次,不合格2批次;蔬菜製品246批次,不合格10批次;水果製品156批次,不合格4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161批次,不合格2批次;水產製品124批次,不合格1批次;糕點341批次,不合格3批次;豆製品85批次,不合格1批次;餐飲食品(含餐飲具)660批次,不合格8批次;保健食品59批次,不合格1批次;食用農產品3221批次,不合格41批次;其他食品128批次,不合格1批次。
此外,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275批次),乳製品(含乳原料)(547批次),餅乾(33批次),罐頭(108批次),酒類(107批次),蛋製品(51批次),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45批次),食糖(70批次),澱粉及澱粉製品(100批次),蜂產品(13批次),特殊膳食食品(20批次),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22批次),嬰幼兒配方食品(22批次),食品添加劑(160批次)均未發現不合格樣品。
對於不合格產品,廣州市、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已依法對不合格食品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對不合格食品採取停止經營、召回等措施。
廣州市市場監管局發佈食品安全消費提示,建議消費者選擇證照齊全、信譽良好的商家和平臺進行消費,並索取和保存購物消費憑證。購買食品時,應注意查看食品包裝或標籤的名稱、規格、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加工單位及聯繫方式等信息是否清晰,食品貯存溫度是否達到標籤標示的要求,不要購買無生產加工單位、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的食品,不要購買宣稱治療疾病的食品。不要到無證無照、環境衛生差的餐飲店或流動攤檔消費。歡迎廣大消費者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如發現生產經營問題食品的線索,請及時撥打當地投訴舉報電話12315或12345。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盧夢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