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發佈十大行動方案 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原標題:廣州發佈十大行動方案 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引題)

吸納相關人員就業給予擴崗補助(主題)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穎思

7月11日記者從廣州市人社局獲悉,《2025年廣州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大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已於近日印發,結合《2025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大行動方案》,廣州市提出,千方百計擴崗位、提技能、優服務、兜底線、強保障,努力確保全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總體穩定。

組織市屬事業單位開展校園招聘“優才計劃”

十大行動方案包括重點領域擴崗行動、招才引智專項行動、公共部門崗位支持行動、專項渠道歷練行動、創業創新自強行動、就業技能提升行動、灣區就業助力行動、公共服務暢享行動、實名服務暖心行動、權益保障安心行動。

在擴崗方面,《行動方案》支持重點領域大企業、大項目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定向招聘、組團招聘等方式,吸納優秀高校畢業生就業。發展綠色消費、夜間經濟、直播電商、賽事文旅等消費熱點,培育就業增長點。聚焦市重點產業領域和民生事業需求,開發一批重點單位、重大平臺、龍頭企業的核心骨幹崗位。對吸納畢業年度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登記失業青年,簽訂勞動合同,並按規定爲其足額繳納3個月以上的失業、工傷、職工養老保險費的企業和社會組織,按照每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執行至2025年12月31日。持續開展“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推進“人社局長千企行、高校行”活動。深入實施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專項行動。

公共部門崗位支持力度不減,比如提出全市提供公務員考試錄用崗位不少於2200個,事業單位崗位不少於6000個,組織市屬事業單位開展校園招聘“優才計劃”。延續實施國有企業一次性增人增資政策至2026年12月31日,全市國有企業(含文化、金融國有企業)力爭全年新招用高校畢業生不少於5000人。

此外,《行動方案》推出專項渠道歷練行動,舉措包括大力推進科研助理崗位開發和落實工作,積極爭取擴大研究生、本科生招生規模,暢通入伍綠色通道等。

加密多層次、多類型招聘活動

招才引智專項行動則聚焦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舉辦教育、醫療衛生等專題招聘活動,組織製造業企業赴全國重點高校舉辦“智匯灣區 才聚廣州”產業人才招聘等活動,開展省內外專精特新企業校園招聘活動,吸引更多優秀青年來穗就業創業。

加密多層次、多類型招聘活動,組織同城、同區的“大而全”招聘會,同產業鏈、同供應鏈的“專而精”洽談會,同業態、同人羣的“小而美”對接會,確保全市範圍內“週週有招聘、月月有活動”。全年聯合院校就業創業e站舉辦高校畢業生招聘活動1000場以上。

創業創新方面,鼓勵各級衆創空間、孵化器、創業孵化基地放寬入駐門檻。推動社會力量、創業投資基金入駐創業孵化載體,圍繞本區域重點產業打造特色服務項目,推動政府投資開發的創業孵化載體免費向高校畢業生開放場地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從事個體經營且符合規定條件的,自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當月起,在3年內按一定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以產業需求爲導向開展技能培訓

《行動方案》還提出了就業技能提升行動。包括落實國家就業能力提升“雙千”計劃。開展青年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計劃,以產業需求爲導向開展技能培訓。深入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和全民技能提升行動,建設覆蓋全市的“羊城技能加油站”,就近提供技能培訓服務。

實施“展翅計劃”廣州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行動,全年引導不少於1500名在校大學生到基層實習實踐。密集組織見習對接,全年募集見習崗位數不少於6700個。大力開展2025年大學生科技見習計劃試點工作。

在公共服務和權益保障方面,《行動方案》提出公共服務暢享行動,爲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等人才提供就業補貼、創業扶持、人才待遇、培養資助的“四高”和落戶、安居、子女教育、服務的“四無憂”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區制定實施短期住宿、交通補助、落戶補貼等優惠政策,完善就業和人才服務“打包辦”機制,吸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穗來穗就業創業。

《行動方案》還提出實名服務暖心行動,落實相關困難高校畢業生“一對一”幫扶責任制。做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信息銜接和服務接續工作,通過智能AI技術開展就業摸排工作。紮實開展實名制就業幫扶,提供“13311”就業服務(即1次政策宣介、3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薦、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1次檔案服務)。

權益保障安心行動中,有關舉措包括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依法打擊“黑中介”、虛假招聘、售賣簡歷,以及以就業、培訓爲名義的信貸陷阱和傳銷、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等。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