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BRT客流下降擬停運多條路線 地鐵網路完備失去分流作用
▲廣州BRT多條線路失去分流效果擬停運。(圖/翻攝微博,下同)
文/香港01
隨着地鐵網路完善,以及電動單車增多,廣州BRT(快速公交系統)的客流量已大幅下降,廣州市交通運輸部門擬調整線路,計劃取消多條線路。廣州市交通運輸部門發佈調整及暫停運營部分公交線路公示,其中,B20、B7路快線擬整合,原因是爲了減少BRT通道西段線路重疊,提高BRT系統運行效率。
此外,有6條BRT相關線路計劃暫停運營,其中,B1路快線、B5路快線分別爲B1路、B5路的高峰期快線,由正線自由調度;B4路快線屬於B4路高峰期快線,線路客流減少。B13、B14、B23路計劃暫停運營,調整原因爲3條線路均屬於BRT通道分流線,近年客流下降,分流作用已大幅減弱。
另外,B29擬更改行車路線,原因爲原線路與地鐵線的運輸功能基本相同,更改路線後可覆蓋筆村區域新建大型社區,拓展BRT覆蓋範圍,提高線路運行效率。B31擬縮短行車路線,調整原因爲西段線路迂迴,客流較少,線路運行效率較低。
2010年,被譽爲「東部彩虹」的廣州首條BRT投入服務。BRT採用「封閉走廊+靈活線路」模式,在BRT專用通道內只行駛BRT車,體現公交路權優先的設計思想,減少巴士與社會車輛混行干擾,實現快速化。BRT開通後,通道內平均運營速度達到24公里/小時,比開通前提高了84%。
廣州BRT作爲亞洲最繁忙的BRT系統,日均客運量曾超過75萬人次,但到2024年,日均客運量已降至26.62萬人次,佔市中心區公交客運量的10.78%。
【本文獲《香港01》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