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震生:美國窮臺 民眾對增加軍費態度保留
美方要求臺灣增加國防經費。圖爲空軍F-16戰機、魚叉反艦飛彈及AIM-120空對空飛彈。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和戰天平民調顯示,相信美國派兵協防比率逆轉降,顯示疑美論升高,政大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嚴震生指出,顯然民衆對兩岸和平建立在「大國可能介入」的可能性,持保留態度。國安會前副秘書長楊永明指出,臺灣人民對於兩岸如果發生衝突,美國軍事安全援助的可靠性升高質疑,是出於這段時間的經驗法則。
嚴震生說,民調顯示,民衆對於預防性的國防經費投資,已難創造心理上的安全感,再怎麼花錢提升嚇阻力量,也難與對岸軍事實力抗衡,多數民衆於是對美國是否會出兵介入有所疑慮。
嚴震生指出,執政黨總說大陸要「窮臺」,但美國也變成窮臺的加害者,臺灣若真有特殊戰略地位、可作爲遏阻中國的棋子,在軍事援助上爲何仍要花大錢,甚至關稅也未享受到豁免待遇?朝野可能認爲,提高經費或許會讓美國感受到「臺灣有自我防衛的決心」,但顯然民衆持保留態度。
川習十九日通話,通稿未提及臺灣問題,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分析,北京對於當前的美臺關係並不具有高度的迫切跟疑慮,他認爲,川普第二任期迄今仍未打出「臺灣牌」,包含賴總統過境美國本土、派遣高級別官員來臺、對臺軍售對北京具高度攻擊性或象徵性的武器等都沒有。不過,在十一月川習APEC場邊會晤時,習近平一定會提出對美中關係最關鍵、最敏感的臺灣問題。
張五嶽表示,由於美中太平洋的「大兩岸」高度決定臺海「小兩岸」,當前這段時間反而是兩岸可在交流上,以不失立場、多點善意的方式面對政治分歧,進一步務實交流好時機。
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認爲,未來關鍵在於民進黨當局要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如果賴清德繼續在雙十、臺灣光復節等重要時間節點挑起兩岸關係,走向對立,繼續把臺獨政策放在優先位置,大陸也會就此表達立場,兩岸又會出現緊張。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認爲「美國是不可靠的」,相較其所謂五眼聯盟、北約,或與日本有安全條約,臺灣應思考是美國的核心還是非核心盟友。
楊永明說,川普對雙邊與多邊關係的霸道言論和政策大幅增加各國人民不信任美國;加上無法結束俄烏戰爭、支持以色列攻打加薩,已使美國軍事盟邦質疑美國安全保障的可靠性。
楊說,臺灣對美國與兩岸關係的態度轉變,其實還落後國際其他國家的態度變化,主要還是民進黨過度塑造「依美反中保臺」論述,使民進黨支持者處在「親美反中的零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