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議預繳關稅 郵局盼速恢復收寄
受美國關稅新規衝擊,中華郵政暫停收寄往美國的商品類郵件,公司恐年損約3.6億元營收。(中華郵政提供)
美國對價值低於800美元(約新臺幣2.4萬元)小額包裹關稅豁免29日起永久取消,中華郵政26日起暫停收寄往美國的商品類郵件,如國際包裹、國際商品快捷等,僅文件類郵件仍可收寄,預估1年約34萬件包裹受影響,郵政公司恐年損約3.6億元營收。中華郵政表示,正與其他國際物流業者洽談代收合作,並研議建置寄件人預繳關稅服務模式,盼儘速恢復往美收寄。
中華郵政窗口目前仍提供商業快遞如DHL、FedEx業者的代收服務。試算從臺灣寄往美國小額包裹,以1.5公斤爲例,若不計關稅,郵局寄送爲1310元,商業快遞DHL爲2499元、FedEx約3980元,價格爲郵局寄的2至3倍。
中華郵政表示,美國關稅新政將收件人繳納關稅模式改爲寄件人預繳關稅,依規定航空公司或經美國海關認證的第三方報關業者須負責繳關稅,中華郵政短期內無法提供寄件人繳納關稅服務,且承運的航空公司皆明確表示,無法建立代繳關稅機制,故無法載運郵件至美國。
中華郵政指出,此爲全球郵政共同面臨的挑戰,多國郵政都已暫停收寄美國郵件,已建議顧客使用郵局窗口代收商業快遞作爲短期因應措施,目前正積極與其他國際物流業者洽談代收合作,同步研議建置寄件人預繳關稅服務模式,盼儘速恢復收寄。
關務署表示,已向國際快遞業者瞭解,國際快遞在系統跟稅費計收上可正常運作,仍可寄送小額快遞貨物到美國,據知輸美的快遞業者有DHL、UPS與FedEX等。關務署官員表示,如果無法郵寄的包裹,可轉寄快遞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