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益財:臺驊因輕資產隨時彈性調整產品組合 投資上下游股票添獲利

▲臺驊控股創辦人顏益財指出,集團透過多元化產品與多元化投資,爲投資人增添利益。(圖/記者張佩芬攝)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臺驊控股(2636)創辦人顏益財今(7)日在業績發表會上指出,公司是輕資產企業,並無船舶大型資本資出壓力,可隨時因應市場變化彈性調整產品組合,並透過投資熟悉的上下游產業股票增添獲利,目前手上有41.5億元未分配盈餘,過去7年中有6年殖利率高於同業,連續5年殖利率在7-8%之間,EPS連續4年超過同業,感覺股價與淨值比(P/B)長期受市場低估。

顏益財表示,有些投資人把臺驊當船公司,認爲海運市場波動時,臺驊獲利也會受影響,實際上示臺驊的獲利表現與運價波動並非高度連動,臺驊獲利來源多元,上半年長期投資的股票股利收入達2.79億元,佔稅後淨利比重約44.8%,投資的標的包括陸海空運輸業、承攬業與航太業等。

臺驊本身產品多元,包括海運、空運、鐵路、公路運輸、倉儲等組合,因此不會受到單一運輸方式,例如如空運運價波動而影響,有效分散風險,公司EPS即使在新冠疫情紅利過後,2024年的EPS仍高於2020年之前表現。

在外匯風險方面,雖然集團美元部位大,但透過持有所在地調節美金曝險部位,對於外匯風險較能掌控,例如公司在中國大陸營收佔比約65%,而人民幣今年上半年僅升值2%,比臺幣的10%低很多。另公司做美元與越南盾定存,美元率在4.2-4.5%之間,越南盾在4.5-5%之間,公司利用存貸之間的利率差異,進行理財操作,爲投資人創造利益。

集團近幾年持續布建東協、東亞及美國營運網路,上半年設立新加坡、印尼子公司,將日本合資公司THI Japan Co., Ltd 持股由51%增加比至90%,預計明年達到100%,另以多元產品及網路做基礎,透過客製化服務來提升競爭力和毛率利。

集團重塑傳統物流產業操作,精簡人力成本及提升服務品質,讓傳統物流公司變身AI應用、數位化科技創新公司,目前在兩岸與國際建立40餘人團隊,負責閉環內部操作系統與智慧物流AI計劃,將來會以AI做客服與處理大量物流文件,估計相關人員透過AI一天可以做兩百單,節省一半人力,並透過AI整合不同系統平臺,預計1-2年做出成效。

臺驊今年將加強美國輸往亞洲貨載的運務,由於美國消費大國,進口貨遠高於出口貨,粗估是5比1的比重,但在美國出口貨取得多國零關稅之後,估計出口貨量會逐步增加,運價也能獲得提升。另公司也會持續尋找投資標的,做策略性投資,或許很快就會讓投資人看到讓人驚喜的投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