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寄養爸的愛 根基營造為新北家扶獻愛促成「繕循環」

新北家扶基金會主委邱慶宗(中)感謝根基營造對家扶孩子的愛。記者王慧瑛/攝影

根基營造已故協理黃俊仁生前當寄養家庭爸爸20多年,與當幼兒園長妻子劉婉惠一起付出愛。黃去年胃癌過世,他服務的公司爲延續他的關懷,出錢出力爲新北家扶改造空間,讓寄養童有更好聚會場所,這處空間今啓用。劉婉惠感性地說,家扶孩子、根基營造都是丈夫用情最深的地方,丈夫一定很欣慰。

黃俊仁、劉婉惠夫妻育有一對兒女,女兒黃子瑄有陪母親出席,兒子黃子豪旅居德國學音樂,未能趕回臺灣參加,透過文章側寫他眼中的父母。黃子豪說,小時候不理解爲何要讓其他小孩來我們家住,母親總說「喜歡熱鬧、有伴,而且不差他們一口飯。」其實這背後藏着很大的包容與愛心,也教會他們學習分享與珍惜。

過去24年來,劉婉惠帶過的寄養童累計有30人,不少已出社會自立。31歲劉昌霖小五那年住進黃家,當時體重28公斤,在劉婉惠悉心照顧下,很快就長肉變健康,體重上升到40多公斤。

劉昌霖今天也出席,他說,婉惠媽媽是他人生第一個貴人,改變他的命運,進到寄養家庭前,他是街頭小霸王,行爲有偏差,婉惠媽媽給他滿滿的愛,對他視如己出,填補他內心對親情的空缺。

曾經過着有一頓沒一頓的生活,劉昌霖進到寄養家庭後,生活終於安定下來,曾一口氣吃下11碗滷肉飯、5碗綠豆湯,當下覺得「這麼有那麼美味的食物」。

劉昌霖目前從事水電業,已成家育有一對子女,他說,婉惠媽媽用身教影響他一輩子,教他學會家庭觀念、責任感,即便雙方沒有血緣,但在他心中,婉惠媽媽永遠是他的家人。

談起寄養爸黃俊仁,劉昌霖說,爸爸因爲工程任務在身,常在外地忙碌,隔一段時間纔回家一趟,每次爸爸回家,一定開車帶他們出遊。

根基營造爲新北家扶中心改造位於板橋光明街的兒少保辦公室4樓,換上新天花板及4部全新節能冷氣,工程從今年6月啓動,上月底竣工。負責這項工程的經理龔芳生說,「黃協理在天上默默監工,工程品質不能漏氣」。

根基營造總經理黃義芳說,黃俊仁在根基營造服務17年,兩人有深厚革命情感,告別式上,聽到黃生前當寄養爸的暖心故事,當天也有寄養童來送別,讓集團董事長馬志綱格外感動,決定發揮集團「繕循環」精神,用工程專業爲兒少保護盡分力。

根基營造行政管理處協理陳偉文說,公司以營建專業投入社會公益,推動「繕循環計劃」4年多,協助修繕全臺逾150個家庭與社區據點,解決弱勢家庭及公益組織的迫切需求。近期從家庭修繕拓展至社區服務據點,讓修繕能量擴大影響更多孩童與家庭,並藉由 SROI(社會投資報酬率)研究,展現營建專業的長遠價值。

寄養家庭媽媽劉婉惠(中)出席見證嶄新的空間啓用,女兒黃子瑄(右)、昔日照顧過的寄養孩子劉昌霖陪在她身旁。記者王慧瑛/攝影

根基營造延續病逝老員工黃俊仁的愛,爲新北家扶改造空間,讓寄養童有更好的聚會場所,這處空間今啓用。記者王慧瑛/攝影

寄養家庭媽媽劉婉惠(左)出席見證嶄新的空間啓用,和根基營造總經理黃義芳一同看牆上的照片,想念黃俊仁生前的種種故事。記者王慧瑛/攝影

寄養家庭媽媽劉婉惠(左)出席見證嶄新的空間啓用,和根基營造總經理黃義芳一同看牆上的照片,想念黃俊仁生前的種種故事。記者王慧瑛/攝影

根基營造延續病逝老員工黃俊仁的愛,爲新北家扶改造空間,讓寄養童有更好的聚會場所,這處空間今啓用。記者王慧瑛/攝影

根基營造延續病逝老員工黃俊仁的愛,爲新北家扶改造空間,讓寄養童有更好的聚會場所,這處空間今啓用。記者王慧瑛/攝影

寄養家庭媽媽劉婉惠(中)出席見證嶄新的空間啓用,女兒黃子瑄(右)、昔日照顧過的寄養孩子劉昌霖陪在她身旁。記者王慧瑛/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