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自然博物館“小小博物學家”活動啓航

在孩子童真的世界裡,大自然的每一個角落都散發着神奇的魅力。7月26日,廣西自然博物館2025“小小博物學家”暑期課程正式啓航。在爲期一個月的活動中,專業科普老師將通過10堂妙趣橫生的免費課程,帶領孩子們一同探尋大自然的奧秘。

什麼是地震?地震是如何發生的?地震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當天的首期課程以“探索地震全力減災”爲主題,科普老師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和生動有趣的互動,幫助孩子們瞭解震級、地震波、震中的測定、地震的成因等地震基本知識。

課程中還穿插了簡單易懂的實驗,例如使用彈簧玩具模擬地震波的傳播方式,用彎曲的麪條演示“彈性回跳”理論,解釋岩層如何因受力變形而最終斷裂並釋放能量。這些直觀的方式讓原本晦澀的科學知識變得易於理解,也讓孩子們認識到地震並非神秘莫測,而是可以用科學解釋的自然現象。

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發生約500萬次地震,也就是說,每天要發生上萬次地震,只不過絕大多數地震震級太小或距離太遠,人們難以感知。“儘管地震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現象,但通過科學認知和充分準備,我們能夠有效降低其帶來的風險。”科普老師還分享了實用的防震避險知識,幫助大家樹立科學的防災意識。

在手工環節,孩子們興致勃勃地組裝地球儀立體拼圖,有的專注地比對板塊位置,有的興奮地討論地震帶的分佈,通過寓教於樂的主題課堂和實踐活動,使防災知識入腦入心,既加深了孩子們對地球結構的理解,又在他們心中播撒下探索地球科學的種子。

博物學是一門探索自然的綜合性學科,可幫助孩子們建立對自然的正確認識,開闊眼界。據悉,廣西自然博物館將在7月26日至8月24日的每個週末開展“小小博物學家”暑期課程,內容涵蓋動植物、古生物、礦物、地質等趣味性與知識性並重的自然科學課程,並配以相關主題的手工活動,引導孩子們用熱情和智慧去探索充滿奇妙的自然世界。(記者陳蕾 實習生莫惠雯)

來源:南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