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友誼關口岸智能化提速 助東南亞水果入華暢通無憂
(來源:中國水運網)
轉自:中國水運網
眼下位於中越邊境廣西憑祥市的友誼關口岸,滿載出口機電產品和進口水果的跨境車輛接連不斷,口岸進出口貿易持續走熱。友誼關口岸作爲廣西進口水果的最大陸路口岸,目前已通過智慧化改造實現通關效能躍升,爲東南亞水果等商品進入中國市場鋪設“快速通道”。
目前,中越友誼關—友誼智慧口岸中方段項目——友誼關智慧口岸已基本建成,並進入聯調聯試階段,該項目作爲中國首個邊境智慧口岸項目,運營後將進一步提升口岸通行能力,有效緩解中越邊境口岸通關壓力,推動邊境口岸由“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轉型,助力中越經貿發展持續走深。
走進友誼關智慧口岸,智能化場景隨處可見,遠程操控的吊裝設備、自主行駛的IGV無人車承擔了主要接駁任務,實現“貨櫃落地即自動化轉運”,無人化作業成主流通關流程。
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工程項目部部長、智慧口岸項目黨員攻堅隊隊員鄧軍榮介紹,友誼關智慧口岸項目以“三減一降一提升”和“兩個24小時”爲核心目標,實現減單證、減環節、減人工,降低通關成本並提升效率,依託自動化設備實現24小時通關,以及南寧至河內貨場24小時直達。
鄧軍榮表示,傳統模式下司機需駕車至越南貨場裝卸,待智慧口岸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後,社會集裝箱車輛只需駕駛到集裝箱接駁區,後續流程全由系統調度,通過無人運輸車完成集裝箱運送,大幅減少司機等待及車輛佔用時間,企業在口岸可實現“交貨即走、提貨即離”,使得流程耗時大幅壓縮。
科技賦能下,友誼關海關查驗提速升級,相關企業報關等流程獲精簡,助力東盟水果輸華暢通。友誼關海關查驗一科副科長熊輝介紹,海關部門依託智慧查驗輔助系統實現企業刷卡後自動叫號、排隊、泊車,通過地磁感應自動調度車輛,臺位輪轉效率顯著提升;智慧檢疫系統則將燻蒸流程智能化,既減少人力消耗,又加速通關。數據顯示,經智能化改革後每日水果查驗量從100車增至180車。
廣西歐恆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虔昌表示,“智慧友誼關”APP讓申報全流程線上化,貨櫃抵達前即可完成手續,較以往節省半天時間。該公司主要承接榴蓮、山竹等東南亞水果清關,如今每日進口量從10櫃增至30-40櫃,貨物從工廠到市場的週期從一週縮至三四天。
爲應對東南亞水果進口旺季,友誼關海關採取動態調整工時、增派人手支援等措施保障通關。熊輝稱,下一步將深化智慧口岸應用,通過大數據與AI技術提升效率。隨着智能化設備全面落地,友誼關口岸正從傳統邊境樞紐向智慧貿易節點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