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銀行2024年財報:營收利潤雙增長,不良率實現“六連降”
近日,煙臺銀行發佈2024年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28.0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6.48%;淨利潤達3.68億元,同比增長11.62%;同時,該行在2024年資產總額突破1,573.67億元,負債規模穩健擴張,各項存貸款餘額增幅均超行業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風控能力方面,煙臺銀行不良貸款率已連續六年實現“雙降”,270.47%的撥備覆蓋率也再創歷史新高。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城商行羣體經歷着利率市場化深化、監管政策趨嚴、風險防控升級等多重考驗。從數據來看,在跌宕的行情中,煙臺銀行仍保持了整體向好的發展趨勢。
以戰略深耕,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
在銀行業淨息差持續收窄、非息收入競爭加劇的行業態勢下,煙臺銀行的經營業績展現出韌性。截至2024年末,該行資產總額較年初增長12.73%至1,573.67億元,其中各項貸款餘額突破810億元,信貸資源在科技創新、綠色經濟、普惠小微等國家戰略領域加大了投放力度。而在負債端,該行存款餘額增長17.56%至1,280.58億元,低成本存款佔比的提升爲盈利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非息收入成爲煙臺銀行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從年報來看,2024年煙臺銀行理財業務收入貢獻度達45.95%,同期取得“卓越投資回報銀行”榮譽稱號;同時,該行在2024年投資收益同比增長13.45%至3.73億元,這一數據反映出金融市場業務的風險定價能力和資產配置水平。傳統業務穩底盤、創新業務拓空間。可以看到,煙臺銀行這種雙引擎協同並進的營收結構,恰與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的“金融五篇大文章”形成戰略呼應。
在服務實體經濟的實踐中,煙臺銀行始終在將政策導向轉化爲具體行動、不斷爲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汩汩“金融活水”:其爲長島陽光園林綠化有限公司特別定製“科技+綠色+普惠+信用”組合方案,爲其發放200萬元“科技成果轉化貸”並執行優惠利率,破解了海島生態修復企業的融資難題,又實現了社會效益與商業價值的雙贏。
以數字化轉型,開闢發展“第二曲線”
持續加速的數字化轉型進程,成爲了煙臺銀行重構金融業務生態、開闢第二增長曲線的重要手段——在過去的2024年間,面對金融科技浪潮的衝擊,煙臺銀行以“場景爲觸點、數據爲驅動”的數字化轉型戰略,多維度取得突破性進展。
其中,煙臺銀行以六大智慧場景生態的構建,不僅將金融服務深度融入居民生活,更開闢了事“非接觸式”的高效獲客新路徑:2024年,煙臺銀行智慧繳費服務覆蓋黨工團、公共業、物業、商場等83家不同客戶的多種高頻收費場景,年交易筆數達4.02萬筆,交易金額達3262.92萬元;校園團餐單一場景服務69所學校,全年交易筆數達8.84萬筆,交易金額達3577.61萬元;智慧停車覆蓋蓬萊閣景區、牟式莊園、養馬島景區、南山旅遊景區、濱海廣場、東營振華商廈等20餘個高頻場景,全年交易筆數達37.28萬筆,年交易金額突破180萬元,實現了停車場的無感支付升級。這些看似碎片化的場景聚合,實則爲煙臺銀行的獲客渠道進行了全面拓寬,形成了覆蓋B端、C端、G端的立體化生態網絡。
風控能力再升級,築牢高質量發展“安全墊”
金融數據永遠基於“穩”字。
從財報來看,煙臺銀行不良貸款率已連續六年下降至1.16%,低於省內城商行平均水平,且撥備覆蓋率攀升至270.47%,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增強。或許去年年初因“貸前調查不盡職”而遭受的處罰,讓煙臺銀行意識到了內控工作的嚴峻性,在隨後一年內的時間裡,煙臺銀行聚焦合規建設,完成制度“廢改立”工程,梳理優化全部業務流程,在提升內控能力的同時,將合規管理轉化爲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另外,資本實力的跨越式提升也爲煙臺銀行的穩健經營注入了新的動能:近期,隨着43億元增資擴股計劃的完成,煙臺銀行國有資本佔比躍升至55%以上,註冊資本增幅達74.43%。這輪增資也使煙臺銀行正式躋身市屬國企序列,實體經濟服務能力全面增強。綜上所述,煙臺銀行2024年整體的發展成果仍可以稱得上區域性銀行轉型發展的經典案例:在規模增長與質量提升之間找到平衡點,在傳統金融與數字變革之間開闢結合點,在商業邏輯與社會責任之間構建共生點。未來,隨着國有資本主導的股權結構優化和“五篇大文章”的持續深化,煙臺銀行這家根植膠東半島的金融機構,發展值得關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