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博士後成果展閃耀2025人才周
在2025煙臺人才周活動現場,煙臺市博士後創新創業成果展區人頭攢動,吸引了衆多與會者的目光。展區內,一項項前沿科技成果、一組組亮眼數據、一個個鮮活案例集中展示了近年來煙臺市博士後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吸引了與會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及海內外優秀青年人才等的廣泛關注,向外界傳遞了煙臺市“聚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堅定決心與政策優勢。
厚植沃土,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
煙臺市是山東省較早開展博士後工作的城市之一。自1998年東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成爲全市首個博士後工作站設站企業以來,經過27年的深耕,煙臺已形成覆蓋九大重點產業的博士後工作網絡。截至目前,全市擁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39處、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40處,累計招收博士後404人,在站227人。這些數字背後,是煙臺市對博士後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持續投入。
在政策支持方面,煙臺市構建了覆蓋博士後工作全鏈條的扶持體系。從設站資助到科研支持,從生活保障到留煙獎勵,每一項政策都精準迴應了博士後人才的實際需求。例如,對新設立的符合條件的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站)、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工作站分站),由市級財政分別給予40萬元、20萬元建站資助在國家和省、市評估考覈中確定爲優秀博士後站(基地)的,由市級財政給予20萬元獎勵。博士後站(基地)每招收1名博士後,由同級財政給予設站單位5萬元科研資助,給予工作站合作導師2萬元科研資助。在站(基地)博士後獲得國家、省博士後科研項目資助的,由同級財政按照1:1比例給予配套資助。
博士後在站(基地)期間由財政部門每年發放10萬元生活補貼,最長髮放3年,其中,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中央、省屬駐煙及市屬博士後工作站(基地)由市級財政承擔,區市博士後工作站(基地)由市縣兩級財政按照5:5比例承擔。博士後出站留煙工作且在煙繳納社保滿一年後,由市級財政給予15萬元一次性留煙獎勵(入站前已在煙工作的不在獎勵範圍內),符合條件的可繼續享受博士生活補貼和購房補貼政策。這些政策不僅解決了人才的後顧之憂,更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活力。
以賽促創,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近年來,煙臺市通過舉辦高水平賽事,爲博士後人才搭建了展示才華的舞臺。2023年,第二屆全國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煙臺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2357名參賽選手帶來了近1500個創新創業項目。煙臺本土項目表現亮眼,斬獲4金5銀9銅的佳績,61個人才項目簽約落戶,意向合作資金達5.9億元。
2024年中國·山東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決賽(煙臺賽區)在黃渤海新區舉辦,聚焦高端裝備製造和現代農業與食品兩大領域。通過“揭榜領題”模式,煙臺市推動企業與博士後團隊精準對接,最終促成16個項目落地,落地項目金額3800餘萬元。這些賽事不僅爲煙臺引進了高端人才和項目,更推動了產學研深度融合,爲產業升級注入了新動能。
在2025煙臺人才周的舞臺上,博士後創新創業成果展不僅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宣言——煙臺,正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務實高效的政策和充滿活力的平臺,向全球博士後人才張開雙臂。這座濱海之城,期待與更多青年才俊攜手,共同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張孫小娛 沈峻如 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