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水痕跡高達180公分」 花蓮光復鄉災民嘆:內心十分絕望

老家在敦厚路的黃姓男子指出淹水水痕高達180公分,一開始不知如何整理,好在有國軍與志工幫忙,不過坦言完全復原還要花很長時間。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光復鄉遭洪水重創,許多民宅被泥水吞沒,受災居民回到家中,看到滿屋厚重淤泥與被衝散的傢俱。直到災後第3天國軍與各地誌工陸續進入,居民才逐步清理出一絲曙光,但許多受災戶表示,光是把家園清乾淨,就要花上好幾天,現在仍有淤泥待清。

老家在敦厚路的黃姓男子說,水災發生時他人在花蓮,因趕不回家,只能上網搜尋影片查看災情,但無人拍到住家附近情況。2天后返家,眼前卻是屋內滿滿的污泥,水痕高達180公分,他直言「內心十分絕望」。

由於錯過第一波村鄰長救災,黃男只能一度坐在門口發呆,後來靠着鄰居指引才找到資源,並在志工、國軍的幫忙下逐步清出淤泥。他說,老家是兄弟過年回家的地方,現在沒有老家可團聚,要復原真的要花很長的時間,還需龐大經費,目前只能先修復鐵門,盼政府補助。

經營早餐店的張老闆表示,當天僅在水來前1分鐘收到警訊,感覺就像一般防颱演練,「不是洪水等級的通知」。直到洪水來襲,才聽到警車廣播,情急之下,他與妻子連忙駕車逃命。災後店內所有生財器具幾乎全毀,他與家人挖泥巴挖到快缺氧,幸好後來有挖土機、國軍協助,還有一羣臺中志工默默前來幫忙挖泥,讓他心中滿是感謝,也希望政府能再有補貼。

同樣受災的鐘姓男子家中,洪水退去後傢俱全被衝得東倒西歪,厚重的爛泥讓人寸步難行,只能暫時用木板鋪路,屋內泥濘厚達30公分。他回憶,一開始甚至連雨鞋都沒有,還好有西部青年志工一早趕到光復,替他們一鏟一鏟清出家園,現在仍需要各地誌工幫忙,早日讓家園恢復正常。

經營早餐店的張老闆與老闆娘指出淹水水痕,洪水導致生財工具全毀,盼政府能補助。記者王思慧/攝影

許多國軍弟兄繼續投入光復鄉救災。記者王思慧/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