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期所鉑、鈀及氫氧化鋰期貨有望年內上市

證券時報記者 許孝如

廣期所新期貨品種的研發和上市,又傳來新消息。

近日,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主辦的光伏行業2025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廣期所商品二部總監陳銳剛在研討會上表示,廣期所正在積極推進鉑、鈀期貨與氫氧化鋰期貨的研發及上市工作,有望於今年上市。此外,記者獲悉,廣期所還加快推動電力期貨研發上市,構建連接電力產業與期貨市場的橋樑。

據瞭解,鉑、鈀和氫氧化鋰是當前新能源產業及高科技製造領域的重要基礎材料。鉑和鈀作爲稀貴金屬,廣泛應用於汽車催化劑、氫燃料電池等領域,近年來,隨着全球對新能源汽車及清潔能源產業的快速推進,鉑、鈀的需求量持續增長,市場波動性顯著增加,亟需相關的金融工具進行風險管理。

今年以來,鉑價震盪上行態勢顯著,進入5月後漲勢加速,價格突破1400美元/盎司,創下2014年以來新高,年內漲幅超過50%。鈀價今年也大幅上漲,現貨鈀金報1283美元/盎司,今年已累計上漲41%。匯豐銀行表示,展望未來,鉑金市場的供需缺口將不斷擴大,預計2026年鉑金供需缺口超過90萬盎司,但鈀金供需缺口將收窄。

氫氧化鋰則是新能源電池製造的重要原材料,隨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擴張,氫氧化鋰市場供需矛盾逐漸顯現,價格波動加劇,市場各方對風險管理工具的需求愈加迫切。

去年,由於高鎳需求持續疲軟,氫氧化鋰過剩幅度加重,價格大幅下行,從10萬元上方一路跌至5萬元。今年以來,隨着供應端的大幅減產,氫氧化鋰庫存開始去化,價格有所回升。7月25日,生意社氫氧化鋰(電池級)基準價爲59466.67元/噸,環比上漲2.41%。

業內人士認爲,廣期所推出鉑、鈀和氫氧化鋰期貨產品,將有效填補市場空白,爲相關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風險管理工具,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助力產業鏈穩定健康發展。此外,新期貨品種的推出也將進一步豐富我國期貨市場的產品結構,提升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此外,電力期貨的研發和上市進展備受關注。近日,廣期所負責人表示,廣期所自成立以來,圍繞服務綠色低碳發展,在綠色產業領域深耕細作,爲光伏和鋰電等產業提供精準的風險管理工具,同時聚焦電力期貨進行了深入研究論證與調研分析。

電力期貨是以電力爲標的、在期貨交易所交易的金融產品,是國際成熟電力市場的普遍選擇。截至目前,美國、日本、德國等都已推出電力期貨交易。業界已基本達成共識,電力期貨的引入將成爲我國電力市場發展的一大重要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