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林輝:中東油價便宜、充電樁又不夠多,混動車纔是突破口
鳳凰網財經訊6月28-29日,“2025中國企業出海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本次論壇由鳳凰網主辦,雪花超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贊助合作,中國企業出海全球化理事會聯合主辦,以“爲開放的世界”爲主題,旨在全球產業鏈深度重構之際,爲中國企業搭建思想碰撞、資源對接、規則對話的高端平臺,系統性破解出海難題,共探生態共贏轉型路徑。
阿聯酋阿布扎比哈利法經濟區KEZAD GROUP中國區代表&復星創富風險合夥人嚴林輝出席本次論壇,與鳳凰網財經就中國企業出海中東面臨的挑戰展開對談。
阿聯酋阿布扎比哈利法經濟區KEZAD GROUP中國區代表&復星創富風險合夥人嚴林輝
針對新能源汽車出海中東的情況,嚴林輝表示,客觀來說,中東地區的電動車銷量目前都不算高。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特別是充電樁不足;二是當地油價便宜,約合人民幣4.9元到5元一升,對居民來說用油車成本不高;三是中國企業在當地對電動車普及進行的市場營銷宣傳力度還不夠。
他以迪拜中心區域爲例,由於充電樁數量有限,經常可以看到十幾輛特斯拉排隊等待充電,這種基礎設施的不足直接影響了電動車的普及率。
在嚴林輝看來,中國車企在中東市場的突破口應該是混動車型。混動車一方面因爲帶電而具備更強的智能化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用燃油,更契合當地油價便宜但充電不便的現實情況。據其觀察,國內新能源混動車裡,在中東奇瑞的捷途Jetour、長安汽車、吉利等品牌較受歡迎,以中小型的SUV車型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