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不防曬害水晶體「煮熟」逾30℃就有危險
外出眼睛也要防曬,記得配戴合格的太陽眼鏡。(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大太陽時外出,除了皮膚要防曬,眼睛也同樣需要保護。醫師郭威廷指出,陽光直射對眼的殺傷力並不亞於3C藍光,外出時最好配戴太陽眼鏡,溫度30℃以上就需要。眼科醫師張芯瑜也表示,戴太陽眼鏡出門,可以防止白內障、黃斑部病變,變色鏡片雖也能防紫外線,但效果會隨着時間遞減,想靠它防眼傷害,就得定期更換。
家醫科醫師郭威廷在《健康零距離》節目指出,隨着年紀增長,人體膠原蛋白不斷流失,結膜與角膜會逐漸變薄,若在大太陽下,尤其是溫度超過30度時出門,未戴太陽眼鏡就容易讓眼睛受到紫外線傷害,程度甚至不輸3C藍光,對結膜、角膜、水晶體及玻璃體都有很大殺傷力。
眼科醫師張芯瑜也在臉書影片提醒,戴太陽眼鏡能防止白內障與黃斑部病變。而許多人會使用的變色鏡片,雖然也能防紫外線,但效果會隨使用年限遞減,因鏡片會老化,會導致變色能力越來越差,建議每2至3年就要更換一次變色鏡片,若要全面保護眼睛,最好還是使用夾式的太陽眼鏡或直接戴太陽眼鏡。
衛福部國健署指出,想要發揮保護作用,選擇時要注意「看標示、選合適、慎保管」3點。選購有商品檢驗標示的太陽眼鏡,標示內容包括鏡片材質、鏡框材質、符合標準CNS 15067、濾鏡分類編號、光學等級、非作直視太陽用、製造商或進口商名稱、地址及聯絡電話等,避免購買來路不明、水貨及仿冒品。
選配時應挑可保護到眼側、貼合臉型的款示,並注意用途,像是開車時別佩戴顏色過深的款式,避免天色昏暗影響行車安全,此外,佩戴觀看景物呈紅、藍或紫色的太陽眼鏡,要留意是否可清楚辨識交通號誌燈變化。保管上則要注意別將太陽眼鏡放置於高溫汽車內,以免破壞鏡片鍍膜、塑膠材質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