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式觀光 高雄施政做虛功

(圖/高市觀光局提供)

近日高雄市政府宣稱其過年舉辦之高雄冬日遊樂園活動,帶來超過600萬參觀人潮,併產生逾100億元觀光產值。市長陳其邁更進一步宣稱活動期間飯店旅館住房率超過8成。過年更有幾天超過9成。尚不問上述數據真僞爲何,同一時間內,中央的交通部觀光署卻公佈全臺228連假訂房率竟不到五成,僅有臺北市、苗栗縣超過六成,高雄市赫然不在五成以上之列,差距如此之劇烈,顯然是政策宣傳與實際施政成效產生嚴重乖離。

最爲顯著者,高雄「演唱會經濟」在近年已然成爲高市府宣揚市政的重要標的,甚至不下於宣傳臺積電效應之積極。據報載,2024年高市全年舉辦高達134場演唱會,產生逾147萬次人潮。暫且不問134場活動所帶來的人潮何以遠遠不及高雄冬日遊樂園活動的600萬的邏輯,官方仍宣稱帶來約49億元的經濟產值,其施政不可謂全然無功。

然而,亦是從高市府官方的統計數據中,卻發生去年2024年高雄全年住客總人數135.9萬人次,竟少於前年2023年141.1萬人次,減少5.2萬人次之多的離奇現象。高雄去年舉辦的演唱會比前年辦更多場次,住客總人數卻呈現衰退;甚至遠遠不及完全未推廣演唱會的2019年韓國瑜市府執政時代,該年高雄全市住客總人數175.7萬人次,與去年相比差距達近40萬之譜。就算扣除賴自中國大陸的住宿人數,2019年與2024年短差仍近15萬,顯見不論是外國人來高住宿亦或國人來高住宿的人數,均有改善加強的空間。

且對照高雄近來因《財劃法》修法雖可增245億分配款收入,卻遭綠營人士指控將導致往後中央無力補助中央,高雄實際財政獲益恐將倒退,影響地方重大建設等說法。如上述邏輯爲真,何以高市府觀光局自縣市合併後,觀光歲出預算連年增加,到了2020年達5.64億元,4年後的2024年已暴增逾倍達10.6億元。預算增加一倍之譜,住客總人數卻出現顯著衰退,無意中解釋了預算與效益爲必然呈現正比的關係。反而是往昔的預算浮濫產生的「蚊子館建設」弊端,導致預算越多,浪費越巨的行政失靈現象,似乎再度印證在高雄住房總人數衰退一事上。

高市府顯然是錢沒有花在刀口上,亦可說是多將心思放在煙火式、節目式的市政宣傳上,導致市民打開報紙網路新聞報導,成日充斥着刻意爲之的片面數字吹捧,誤導市民產生見樹不見林的施政假象。長此以往虛擲政府預算不說,更將加劇加速國旅慘業化的積重難返,市長陳其邁實應嚴肅面對之,勿再倚賴「煙火式觀光」如同打雞血般的觀光策略,設法早日充實高雄的觀光內涵纔是市政長久之計。(作者爲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