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湖股份一季度盈利觸底 大股東戰略明確遠期產能規劃
“2025年一季度公司核心產品氯化鉀與碳酸鋰的生產與銷售態勢平穩……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11.3億元~12億元,預計同比增長20.97%~28.47%。”鹽湖股份4月2日披露的機構調研紀要指出。
與歷史數據對比,當期公司碳酸鋰銷量小幅減少,氯化鉀銷量則從76.43萬噸增至89.11萬噸,同時一季度氯化鉀市場價格也有明顯上漲。
在此之前,受到鉀、鋰跌價和利潤高基數的影響,鹽湖股份曾經連續八個季度盈利同比下滑,直至今年一季度盈利增速觸底反彈。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公司在建的4萬噸鋰鹽產能以外,公司大股東中國鹽湖工業集團(下稱“中國鹽湖”)也已經明確了中長期產能規劃。
根據公司年報,中國鹽湖將實施“三步走”發展戰略,提出“到2030年形成1000萬噸/年鉀肥、20萬噸/年鋰鹽、3萬噸以上/年鎂及鎂基材料產能”的目標。
按照這一規劃,後續中國鹽湖的鉀、鋰產能將分別出現翻倍增長,這也爲鹽湖股份未來產能擴張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公司將積極對接控股股東中國鹽湖的‘三步走’發展戰略,把獲取優質資源項目作爲工作重點,加快鉀鋰資源產業規模的擴張,夯實發展根基。”鹽湖股份也指出。
短期量、價雙增
行業週期系統性回落背景下,鹽湖股份2024年業績表現難免受到影響。
當期,公司實現營收151.34億元,同比下降29.86%,歸母淨利潤46.6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1.07%。
不過,對比同期合計虧損近百億元的“鋰業雙雄”,鹽湖股份能夠保持上述業績已經頗爲難得。
其中原因有二,一個是鹽湖股份的鉀、鋰並舉的業務結構,鉀肥價格相對更小的跌幅,分攤了鋰鹽跌價對公司營收端的衝擊,另一個就是其他同業公司無法複製的資源和成本優勢。
僅以碳酸鋰爲例,2024年公司該項產品營業成本15.16億元,銷售量達到4.15萬噸,照此計算其單噸生產成本爲3.65萬元/噸。
即便公司當期平均銷售價格不到7.4萬元/噸,鋰鹽毛利率也同比下降近22個百分點,但是依舊高達50.68%。
這一利潤率水平,處於當前A股同業上市公司領跑位置。僅以鹽湖提鋰企業爲例,同期藏格礦業的碳酸鋰毛利率爲45.44%,對外銷售鹽湖鋰精礦的西藏礦業鋰產品毛利率爲31.85%,至於其他礦石提鋰企業更是很難與公司比較。
以上特殊的業務結構,與極具競爭力的成本優勢,成爲了鹽湖股份經營數據能夠跑贏同業公司的關鍵。而當行業景氣度有所回升時,公司盈利表現也會率先觸底。
調研紀要顯示,今年一季度,鹽湖股份將結束連續八個季度的同比下降,淨利潤增速止跌反彈。
主營產品產銷方面,生產氯化鉀約96.49萬噸,銷售氯化鉀約89.11萬噸,生產碳酸鋰約8514噸,銷售碳酸鋰約8124噸。
與上年同期相比,公司碳酸鋰銷量有小幅下滑,氯化鉀銷量則同比實現16.6%左右的增長。更爲重要的是,氯化鉀價格連續下跌兩年多時間後,今年2月出現了一輪明顯反彈行情。
僅以金聯創的中國氯化鉀價格指數爲例,2024年末在2538點附近波動,到今年3月末時已經升至3125點。
這對於成本相對固定的鹽湖股份而言,價格上漲部分也轉化爲公司的利潤。
對此公司也指出,“氯化鉀作爲公司主要營收來源之一,受市場供需關係等因素影響,市場價格顯著上揚,推動公司業績較上年同期實現增長。”
中長期增量明確
作爲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之一,在機構調研過程中,鹽湖股份也對其在建的4萬噸鋰鹽項目進度給予了詳細介紹。
公司指出,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全場38個單體建築中,37個已完成基礎分部工程,36個已完成主體結構封頂,已進入圍護結構(彩板)、砌體施工以及地坪施工階段,土建施工形象進度已達78%;安裝工程已陸續展開,現階段主要是進行設備就位和管道安裝工作,其中吸附提鋰裝置已開始電儀安裝工作,安裝施工形象進度已達32%。
根據鹽湖股份計劃,上述4萬噸項目今年將生產3000噸碳酸鋰。其產能的大規模釋放,可能還要等到明年。
除了以上確定性較強的增量項目以外,鹽湖股份在年報中還披露大股東中國鹽湖的“三步走”戰略。
即,到2025年內完成整合優化,具備世界一流鹽湖產業的雛形;到2030年形成1000萬噸/年鉀肥、20萬噸/年鋰鹽、3萬噸以上/年鎂及鎂基材料產能;到2035年初步構建以鹽湖爲核心的鋰電全生命週期產業、綠色氫能循環利用產業、高端鎂基材料產業、新型儲能產業,成爲中國最大、世界一流的鹽湖產業集羣。
截至目前,加上五礦鹽湖原有的項目在內,中國鹽湖共有530萬噸/年鉀肥、5.8萬噸/年鋰鹽、百萬噸/年鹽湖化工產品產能。
對比來看,即便將上述鹽湖股份在建的4萬噸鋰鹽項目算進去,未來五年中國鹽湖的鉀、鋰產能依舊有一倍左右的擴張空間。
反觀鹽湖股份,在納入五礦集團管理體系後,公司所能獲得的資源會更加豐富,同時公司作爲中國鹽湖旗下規模最大的經營主體,上述大股東中長期的產能擴張規劃也爲公司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間。
另據公司年報,鹽湖股份已經專門成立了“走出鉀”專項工作組,專注於加強與非洲、東南亞等鉀肥資源極爲豐富的地區展開深度合作開發。
以上短期可見的4萬噸在建項目,以及明確的中長期產能目標,也會爲鹽湖股份帶來更多業績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