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湖產業“航母”正式揭牌 此前已“入主”880億市值上市公司
《科創板日報》2月8日訊(記者 李明明)中國五礦與青海國資攜手打造鹽湖產業“航母”。
今日,中國鹽湖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鹽湖”)揭牌儀式在青海省舉行。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鹽湖註冊資本100億元,由中國五礦持股53%,青海省國資委和青海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持股47%。其旗下有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湖股份”)、青海匯信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五礦鹽湖有限公司3家企業,員工15000餘人。
中國五礦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鹽湖集團組建後,將立足青海省獨具優勢的鹽湖資源,充分發揮中國五礦在產業、人才、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全面提升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實現鹽湖資源綠色高效循環開發,加強我國鉀鋰資源的保障能力。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中國鹽湖的成立可以追溯到2024年9月。彼時,中國五礦及所屬子企業與青海省國資委、青海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署協議,擬共同組建中國鹽湖。而中國鹽湖,將收購上述鹽湖股份超12%的股份,完成對後者的入主。
鹽湖股份公告顯示,公司的控股股東已於2024年12月27日發生變更,由原來的青海國投變更爲中國鹽湖:中國鹽湖以超135億元的現金,收購了青海國投及其一致行動人蕪湖信澤青合所持的超6.8億股,由此成爲鹽湖股份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爲12.87%。
鹽湖股份於1997年在A股上市,當前市值超過880億元,公司位於青海省格爾木市,後者是國內目前最大的鉀肥工業生產基地。
據披露,中國鹽湖現有530萬噸/年鉀肥、5.8萬噸/年鋰鹽、百萬噸/年鹽湖化工產品產能。集團生產基地包括全國最大的可溶性鉀鎂鹽礦牀察爾汗鹽湖和大型硫酸鎂亞型鹽類綜合礦牀一里坪鹽湖,採礦面積近4060平方公里,鹽湖提鉀、鹽湖提鋰規模化生產技術世界領先。
中國鋰資源以鹽湖型爲主。而鋰廣泛應用於電池、電動汽車、計算機、核工業以及光電等行業,鋰鹽作爲新能源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材料,尤其是在電動車產業發展迅猛的背景下,其市場前景更是被業界看好。
而在農業領域,鉀肥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肥料,是糧食穩產增收不可或缺的肥料原料,對於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其需求量在全球範圍內持續增長。目前國內現有的鉀肥產能主要集中在青海格爾木及新疆羅布泊地區。
有分析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鉀、鋰是至關重要的戰略性資源。組建中國鹽湖的意義之一在於推動我國在全球鋰、鉀戰略性資源爭奪戰中贏得一席之地。將多家專注於鹽湖資源開發和利用的企業進行整合,也意味着央地協同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鹽湖產業“航母”邁出了重要一步,中國鹽湖將形成一個規模龐大的綜合性集團公司。這也可能對我國鉀鋰資源的保障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
此次牽頭組建中國鹽湖的中國五礦成立於1950年,是以金屬礦產爲核心主業、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目前,中國五礦資產總額超1.1萬億元,擁有8家上市公司。
在金屬礦產領域,中國五礦金屬礦產資源儲量豐富,在亞洲、大洋洲、南美和非洲等地共擁有境內外礦山38座。公司經營的金屬品種覆蓋我國戰略性礦種目錄的70%以上,鎢、晶質石墨、鉍資源量位居全球前列,鋅、鉛、銻、鉻、螢石等資源量位列全球第一梯隊。
財聯社創投通顯示,中國五礦對外投資24個項目,主要爲大型央企和旗下礦產公司,包括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廣巖國際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鹽湖工業有限公司五礦(北京)五金製品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