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過最多18禁的童星」偉莉莎宣告成年 演激情戲不用性教育:這是常識吧

記者蕭采薇/高雄報導

「高雄拍」短片《假人的嘆息》以女性創傷與修復爲題,透過象徵性手法描繪被壓抑的身體與靈魂。演員之一的偉莉莎今年8月剛滿18歲,卻演過不少18禁的作品。被問到在未成年時拍攝這樣的題材,她大方表示:「不需要特別的性教育,那本來就是常識,要保護自己都必須要知道。」

▲《假人的嘆息》(左起)演員偉莉莎 、導演陳珮盈、演員許乃涵。(圖/高雄電影節提供)

導演陳珮盈表示,故事圍繞一名曾遭受性暴力的女性,透過與假人的互動「擁抱受過傷的自己」,她形容自己的解讀:「現代的假人是一種被禁錮的靈魂,麗莎是主角的過去,而乃涵則是她的現在,其實三者是同一個人。」

許乃涵笑說:「導演一開始講得跟我理解不一樣!」她原以爲角色單純是「修補假人」的行動者,後來才發現修補的也是內心,陳珮盈分享「乃涵拍到崩潰那場戲,把顏料抹在臉上的瞬間,我當下就定了,她跟假人就是同一個人。」

▲《假人的嘆息》(左起)演員偉莉莎 、導演陳珮盈、演員許乃涵。(圖/高雄電影節提供)

飾演另一位主角的偉莉莎則回憶:「我演的是一個被侵害過的女孩,遇到修復師後產生情感,最後產生感情、一起逃跑。」她坦言,雖然角色涉及性與創傷,但拍攝現場相當安全,「拍之前都會討論服裝和動作,導演也一直確認我是否舒服。」

《百花公主》由李晏如執導,集結黃宇琳、朱芷瑩與金士傑共同演出,以「傳統與現代價值的拉扯」爲核心,透過一段父女與姊妹間的關係,折射出當代女性在文化與家庭中的掙扎與成長。李晏如表示,黃宇琳與朱芷瑩都是她當年當記者採訪時認識的演員,「我覺得她們非常適合這個故事,一個象徵傳統的力量,一個代表現代的叛逆。」

▲《百花公主》(左起)演員黃宇琳、朱芷瑩。(圖/高雄電影節提供)

片中以京劇爲背景,並以衛武營爲舞臺場景,「女主角也必須在傳統與現代價值觀之間拉扯,這正是我想探討的問題——哪些傳統該被保留,哪些可以放下。」被譽爲「京劇小天后」的黃宇琳,被李晏如贊是「國寶級演員」,電影在後制剪接時大家都被她的表演感動。而飾演妹妹的朱芷瑩則以全新面貌挑戰叛逆角色,「她的可塑性很高,能帶給角色不同詮釋。」

▲《百花公主》(左起)導演李晏如、演員黃宇琳、朱芷瑩。(圖/高雄電影節提供)

兩人戲裡是性格迥異的姊妹,戲外卻迅速建立默契。黃宇琳說:「我早就看過芷瑩的舞臺劇,我們彼此熟悉卻沒正式見過,一起拍戲時很快就有情感厚度。」朱芷瑩也透露,爲了貼近角色,她特地去看黃宇琳的京劇演出,「馬上變成她的粉絲」。

《內惟有個凱》由導演廖敬堯、徐蘊康執導,拍攝地點選在高雄自強新村,故事聚焦徐蘊康父親徐凱在老屋裡70多年的生活,以及他如何在面對家庭變故與天災困境時守護家園。徐蘊康分享:「這棟房子從日本時代留下來,經歷過多次整修,如今漏水嚴重,去年臺風來襲,每個房間都在接水。」

▲《內惟有個凱》導演徐蘊康(左)、廖敬堯。(圖/高雄電影節提供)

徐蘊康表示,這部紀錄短片的核心動作就是「修補」,它代表了很多意義,象徵爸爸透過修補,以及維護家庭的狀況。廖敬堯補充,雖然徐凱常常嘴上說拒拍,但行動上仍接納拍攝,「看到徐爸時,他又很自然,讓我放機器,我想這是父母特有的心情,嘴上說不要,但內心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