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發家的株洲青年,洽談出售百億級平臺

文/馬小雨 陳曉平編輯/陳曉平

一家中國人工智能的新星,正考慮出售核心業務。

2月27日,匯量科技董事會主席段威簽發公告,正就出售Mintegral及營銷技術服務,與潛在買方進行協商。所涉的Mintegral,爲一個處於上升期的移動廣告平臺,日均廣告請求超2000億次。

“本公司並無與任何潛在買方訂立最終或具約束力的協議。”段稱,出售談判與美國兩項數據法案有關,潛在交易未必能落實。

段威和同事所締造的匯量,已成人工智能明星標的之一,從11月起,最高漲幅一度超過500%左右,公告前市值約爲150億港元。1986年出生的段個人,實際控制約35%的股權。

這位浙大畢業的英才,現在又來到一個十字路口。

協商出售

段威的公告,初衷在於澄清報道。

2月下旬,有消息稱,匯量科技向貝恩資本出售Mintegral的交易,因價格原因停滯;另有多家機構對業務表達興趣。

段威未否認交易接洽的存在,只是強調“仍在評估潛在出售事項協議”,且概不保證潛在出售事項將進行或落實,或最終完成。

在公告中,他以大段篇幅,提示出售談判的複雜性。

2024年,美國政府引入兩項數據新法律,其一爲“第14117號行政命令”,意在防止部分國家訪問美國人大規模敏感個人數據和美國政府數據;其二爲保護美國人數據免受外國對手侵害法案。

2025年2月,白宮對其“美國優先投資政策”也提供明確說明,表明其對涉及技術、基礎設施和關鍵行業進一步監管審查的意向。

“本公司完全支持這些舉措,並致力於保持最高的數據安全標準,公司認識到這些變化可能影響目標業務。”

段威就潛在出售給出委婉解釋。Mintegral平臺的大量收入,恰來自美國。

段威團隊於2015年,構建了程序化交互式廣告平臺Mintegral,起初聚焦爲中國出海開發者、營銷人員提供廣告與數據分析業務,幫助客戶以更自動化、規模化方式鏈接全球用戶。

“我們在做戰略抉擇時,把這個方向作爲唯一的選項,只做這一件事。”CEO曹曉歡這樣回憶說。

據披露,截至2024年6月,Mintegral平臺幫助1萬餘家廣告主、10萬+款頭部應用在歐美、亞太等獲取用戶,97%的流量(觸達設備數量)來自海外。

段威的平臺已非常全球化,中國客戶佔比只要40%左右。

2024年7-9月,匯量科技單季收入,已達4.16億美元,同比增長54.6%,淨利1066萬美元。其中,Mintegral遊戲品類進賬2.95億美元。

段威團隊正不斷擴充客戶,從電商等非遊戲品類,獲取的單季收入已達1億美元。

按前三季的態勢,匯量2024年營收預計在100億元人民幣左右。段也躊躇滿志,確立使命爲“中小開發者的Growth Hub(增長中心)”。

現在,生成式AI如火如荼,匯量恰享受着資本盛宴,高成長的核心資產可能出售,引起震動。

公告刊發當日,其市值暴跌46%,打斷了AI熱潮下節節攀升的走勢。段威個人賬面損失,也超20億港元。

高薪蓄才

能在全球移動營銷佔據一席之地,且吸引多家資本巨頭,段威依靠紮實的“技術基建”。

“我們已經組建一支業界頂尖的研發隊伍。”官方稱,其數據、AI算法等核心專家,大量來自亞馬遜、阿里巴巴、百度等頭部公司。

“我們擁有員工1000人,70%以上是算法和架構工程師等技能人才,是個技術驅動型企業。”

段威在2023年初一篇訪談中稱,匯量員工的年平均薪水,超過50萬元,高端人才年薪3000萬元。

其團隊開發的MindAlpha智能推薦引擎,可充分利用機器學習等技術,深度挖掘用戶多維度數據,精準推送廣告。

具體而言,其會依據用戶瀏覽內容、停留時長、使用場景等上下文情況,快速進行分析處理,及時篩選出與用戶需求、興趣相契合的廣告內容,進而推送最合適的廣告。

整個過程數據延遲不到50毫秒,用戶幾乎察覺不到延遲。

除此之外,段威團隊利用營銷技術(Mar-tech),幫助企業客戶盤活已積累的數據,優化營銷方案。

2019年起,他們就構建“SaaS工具矩陣”,以整合自身Ad-tech與Mar-tech能力,打造更完整的產品矩陣,覆蓋統計分析、用戶增長、商業化、運營效率提升及雲成本優化等不同核心場景。

官方稱,要以SaaS工具集紮根在客戶的需求場景裡,幫助不同區域、不同階段的開發者解決全球化歷程的問題,抹平其在全球市場資源、經驗、能力方面的缺口,在更多元的場景下實現增長。

2024年1-6月,匯量科技的費用化研發開支,達到6280萬美元。

據披露,段威團隊正大力優化算法策略,以更好地滿足廣告主的需求,如遊戲內廣告和遊戲內付費的雙重變現場景,打磨優化智能出價體系。

“對算法引擎和動態創意的持續投入,形成有效的護城河。”在段威看來,一家技術驅動的企業,飽和式投入研發是不可避免的。

“殘渣”殺出

段威和匯量能從市場殺出,頗爲不易。

段是湖南株洲人,他畢業於浙江大學,一度在華爲、UC負責海外市場運營,2013年成立匯量科技,CEO曹曉歡也是浙大校友,早年專注TMT行業早期投資和項目管理。

他們創業時,谷歌、Meta等佔據頭部流量,AppLovin、Unity Ads等則主導中長尾流量,團隊只能“吃巨頭丟下的流量殘渣”。

成立匯量之初,段威採取“錯位競爭”,定位爲服務中國企業出海的流量聚合平臺,且迅速找到遊戲出海爲突破口。

當時,AppLovin等平臺流量覆蓋更廣,也佈局遊戲,存在利益衝突,匯量科技順勢攬獲中國遊戲公司大量出海業務,直到今天,遊戲仍是其基本盤。

置身於互聯網江湖,段的決策風格,迅速而果決。

“2018年的IPO是逆市場而起,投行都建議我們不要Against the market……我們到最後還是決定市場再差也要上。”

曹曉歡回憶說,管理層當時考慮到,一家中國公司在外面做國際業務,“到底是不是一個上市公司,還是有本質性的區別”。

2021年初,AppLovin宣佈以10億美金收購Adjust,後者爲頭部移動應用數據監測公司,相當於“頭部運動員將裁判收入囊中”,這極具衝擊性。

於是,段威團隊很快尋求整合,接洽第三方數據服務商熱雲數據,當年4月,匯量科技即啓動收購,出價15個億。

無奈,現實總比想象殘酷,後續收購價格未談妥等原因,交易遲遲無法完成交割,最終陷入糾紛,直至2024年,匯量科技仍有520萬美元的相關仲裁費用。

現在,段威又到了一個下決斷的當口。按照其過往的風格,大概率也不會拖泥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