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銀行2024年延續不良“雙降”態勢 保銀協同綜合金融持續顯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家俊輝 廣州報道

4月29日,廣發銀行披露2024年度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末,該行資產規模達到3.6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9%。

近年來,在金融監管部門的引導和推動下,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持續下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明顯提升的同時,銀行業淨息差有所承壓,進而導致行業整體經營表現下滑。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廣發銀行獲悉,爲了應對低利率環境帶來的挑戰,該行自2024年以來持續推動增收提效、降本增效以及風險防控。根據報告,2024年全年,該行實現營收692.4億元、淨利潤152.8億元。

資產質量方面,廣發銀行不良貸款餘額、不良貸款率連續兩年“雙降”。截至2024年末,該行不良貸款餘額爲324.72億元,較年初減少1.36億元;不良貸款率1.53%,較年初下降0.05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65.60%,較年初提升4.7個百分點。

資本充足方面,廣發銀行資本充足率創歷史新高。其中,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同比提升0.56個百分點至9.67%,資本充足率同比提升1.81個百分點至14.86%。

需要指出的是,2024年是銀行業做好“五篇大文章”的首個完整年度,各大銀行金融機構,包括廣發銀行,在五大金融領域均有明顯發力。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廣發銀行貸款餘額爲2.1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8%。過去一年累計投放對公一般貸款7895億元,創“十四五”以來新高。其中,科技企業貸款餘額2355億元,較年初增長24.96%;綠色信貸餘額突破2000億元,同比增長42.30%;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961億元,新發放貸款利率3.29%、較上年下降111BP;服務社保客戶超620萬戶,個人養老金累計開戶約320萬戶,居股份行前列。

此外,作爲唯一一家總部在廣州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大灣區是廣發銀行重點深耕區域,在支持灣區建設方面有較強的金融資源傾斜。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該行大灣區製造業、科技企業和綠色金融貸款餘額分別爲690億元、694億元、626億元,較年初分別增長24.5%、25.9%和42.2%。

在數字金融方面,廣發銀行完成了大模型能力規劃及架構設計,構建智能語音客服、智能外呼機器人、智能知識庫、智能文本客服、智能坐席輔助、智能虛擬數字人等六大智能服務板塊,有效提升客戶服務質效。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中國人壽入主廣發銀行後,打造保銀協同的綜合金融服務成爲該行重點發展戰略。近年來,廣發銀行依託國壽集團充分發揮綜合金融優勢,在科技強國、綠色中國、健康養老、基礎設施、先進製造、能源電力等重點領域,提高綜合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質量。截至2024年末,該行在綜合金融服務模式項下合作投融資業務規模累計超7200億元,保銀協同託管規模超1.1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披露年報的前夕,廣發銀行於4月28日召開了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選舉蔡希良、藺雪冰爲該行董事。同一天,廣發銀行第十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選舉蔡希良爲該行董事長。

其中,蔡希良於去年接替白濤出任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董事長。對此,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中國人壽是廣發銀行的控股股東,蔡希良兼任該行董事長,延續了近年國壽集團董事長兼任該行董事長的一貫安排,應是戰略層面的重要佈局,顯示國壽集團對廣發銀行的重視與支持。

據瞭解,自2016年中國人壽入主廣發銀行後,該行成爲國壽集團“保險、投資、銀行”三大板塊之一,其董事長均由集團董事長兼任。

藺雪冰則爲財政部稅政司二級巡視員,而廣發銀行是財政部持股的唯一一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持有該行5.218%的股份。上述人士表示,財政部向該行提名股權董事,客觀上是爲更好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對該行的重視和支持,相信必將對廣發銀行經營管理、公司治理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