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下一代智能存算芯片,「銘芯啓睿」完成近億元天使輪融資,多家戰投出資丨36氪首發
作者丨王方玉、邱曉芬
編輯丨蘇建勳
36 氪獲悉,芯片廠商「銘芯啓睿」日前完成近億元天使輪融資,由錦秋基金領投,聯想創投、小米戰投等頭部戰略和財務投資機構共同出資。「銘芯啓睿」成立於2024年5月,主要研發突破傳統架構計算瓶頸的新型RRAM存儲及AI計算技術。
過去,在馮·諾依曼的計算架構下,傳統計算的模式是,計算機先將數據存儲在內存中,計算時再搬運到CPU在內的計算單元中進行處理。
而在以大模型爲基礎的AI應用中,計算機需要進行大量的矩陣乘法、加法運算,是參數量、計算量都巨大的計算模式。在目前,儘管處理器計算能力已經快速發展,數據傳輸和存儲的速度卻明顯跟不上,傳統計算架構下的“內存牆”瓶頸逐漸凸顯。
爲此,行業也一直在探索適配於AI的下一代內存方案。「銘芯啓睿」董事長劉琦告訴36氪,相比於傳統內存方案,RRAM的一大特點是,能夠將存儲和計算融爲一體,是“存算一體”的重要技術路徑。
除此之外,RRAM另一優勢是不需要像傳統存儲器一樣消耗大量能量來維持存儲狀態,整體功耗低。又因爲RRAM器件可調製到多個不同電阻狀態,單個存儲單元能存儲多位數據,在未來也極有希望進一步提高存儲密度。
目前,行業中各家芯片大廠都在籌謀佈局相關專利和產品,比如臺積電、三星、美光、SK海力士等等。
銘芯啓睿知識產權來源於中國科學院劉明團隊,科學院利用新型模式賦權銘芯啓睿轉化RRAM相關研究成果,包括200+發明專利及芯片設計IP等。
劉明表示,“我們團隊在半導體存儲領域,特別是圍繞RRAM技術開展了超過二十年的系統性研究,形成了從材料、工藝、器件、電路到芯片與系統的全流程完整自主知識產權體系。銘芯啓睿是團隊孵化的唯一公司,殷切希望和產業界通力合作,全力推進包括RRAM在內的科研成果產業化及市場推廣應用。”
36氪獲知,公司創始團隊由來自於科學院集成電路相關核心研究所和行業界的多名資深半導體專家組成,具備芯片研發和產品全流程交付實力,曾創下多項業界記錄,包括全球第一顆14nm RRAM 芯片,全球28nm單芯片最大容量128Mb RRAM,全球最高密度3D VRRAM等。
劉琦告訴36氪,目前公司的產品聚焦在三個方向——面向AI大模型場景的混合異構存算系統的產品,以及嵌入式IP和獨立式存儲芯片產品等。
目前,「銘芯啓睿」已經快速推進產品化和商業化。在嵌入式 IP方向,公司已經與下游客戶簽訂了相關IP的供應合同,總額達到數百萬元;此外,銘芯啓睿也已經與客戶簽訂了獨立式RRAM芯片的戰略合作協議和長期供貨協議。
對於此次投資,投資方評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