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用電負荷突破1.6億千瓦,15城創下用電新高
近期多地出現的高溫天氣,帶動用電負荷快速增長,多地用電負荷創下新高。
南方電網的官方數據顯示,7月7-9日連續3天,每到中午時分,南方電網電力負荷曲線便一路上揚。7月9日17時10分,南方電網最高電力負荷達2.52億千瓦,今年首創歷史新高。
廣東作爲中國經濟大省,用電負荷、電量規模連續10年位居全國省級電網第一,成爲全國第一個用電負荷突破1.6億千瓦的省份。7月9日13時42分,廣東電力負荷今年第二次創出歷史新高,達1.64億千瓦,比去年最高負荷增加686萬千瓦,增長4.38%。
今年入夏以來,廣東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江門、茂名、珠海、汕頭、梅州、揭陽、河源、汕尾、潮州、肇慶共15個城市用電負荷創下新高。其中,7月7—9日,廣州、深圳電力負荷連續3天創新高。
據氣象部門預測,2025年夏季南方地區氣溫偏高、高溫天氣較常年偏多。“在廣東,當氣溫達到35℃以上時,每增加1℃,對應的負荷就會上升300萬—500萬千瓦。”南方電網廣東電力調度控制中心運行策劃部日前交易組組長楊民京介紹,目前,廣東新能源裝機已突破7400萬千瓦,成爲省內第一大電源。
用電晚峰時段,廣東全省用電居高不下。7月7日晚,廣東最大電力負荷達15698萬千瓦,與當日午間負荷創新高時刻僅差270萬千瓦。由於光伏出力銳減,廣東全省約1/5的電力需要由其他資源頂上,保供最困難時段延長至晚上10點,對南方區域資源全局優化配置提出嚴峻挑戰。以深圳爲例,夏季空調負荷佔深圳電網最高負荷比重超過40%,成爲電網峰谷差的核心來源。
據南方電網介紹,目前其經營區域(涵蓋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海南五省區)用電形勢平穩,電力供應充足,供電人口達2.73億人。該公司預測,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南方電網最高電力負荷將達到2.7億千瓦。
而在全國範圍內,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較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較2024年同期增長近1.5億千瓦。
除廣東外,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地電網負荷亦集體創新高。國家發改委預計,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同比增加約1億千瓦,極端和連續高溫天氣及颱風、暴雨、洪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不容忽視。
在電力供應側,《中國電力供需分析報告(2025)》預計,2025年全國新投產發電裝機容量達6.6億千瓦,比上年增長53.2%,新投產裝機規模將再創歷史新高。
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正加速轉變爲新增電量的主力軍。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新能源發電量佔總發電量比重在1/4左右。
在電力供需緊平衡格局下,電力板塊持續受到資金的熱捧。7月1日至9日,電力指數上漲2.89%,高於同期上證指數1.41%、深證成指1.11%、滬深300指數1.41%的漲幅。從近10日股價漲幅來看,Wind數據顯示,已有近20只電力股漲幅超過10%。
其中,華銀電力(600744.SH)的股價以超過80%的漲幅領跑電力板塊,華電遼能(600396.SH)、樂山電力(600644.SH)、韶能股份(000601.SZ)、華電能源(600726.SH)、深南電A(000037.SZ)等個股也表現不俗,股價漲幅均超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