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疫情外溢,大批醫院緊急開展核酸檢測
近日,基孔肯雅熱疫情備受外界關注。7月27日晚間,廣東省疾控局微信公衆號發佈《廣東省基孔肯雅熱監測信息(2025年7月20-26日)》。
通報顯示,2025年7月20日0時至7月26日24時,全省新增報告2940例基孔肯雅熱本地病例,未報告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佈在佛山2882例,廣州22例,中山18例,東莞、珠海、河源各3例,江門、陽江、肇慶各2例,清遠、深圳、湛江各1例。截至7月26日24時,今年全省累計報告4824例基孔肯雅熱本地病例,均爲輕症,無重症和死亡病例報告。目前,已治癒出院和解除醫學觀察3224例。
張文宏解釋本次傳播特點
針對我國近期南方部分地區突然增多並出現外溢的基孔肯雅熱病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首次發聲。他解釋了爲何此次病毒在我國南方部分地區傳播較快。
張文宏表示,根據國際經驗,在測算病毒傳播速度時,基孔肯雅熱病毒的R0值一般設爲2左右,但R0值會因不同的環境以及人羣對該病的基礎免疫水平不同會有所差異。例如,一些地區小規模樣本檢測結果顯示,基孔肯雅熱病毒的R0值達到7左右,較登革熱病毒高出2-3倍。
“中國既往沒有過輸入性基孔肯雅熱引發大流行的案例,對該病的基礎免疫力缺失,因此病毒傳播會快於其他流行區域。”張文宏解釋稱。
不過即便如此,他認爲,如果及時採取有效迅速的措施,目前南方部分地區應該仍處於控制疫情的有效窗口期,仍能阻止感染風暴的進一步形成並阻止病毒向周邊區域擴張。
張文宏還表示,人也是該病毒的傳染源,會幫助病毒的傳播,從人到蚊,再傳播給人,而現代交通的便捷性可以讓疾病出現跳躍性的傳播——該病毒可以通過人員來往,將病毒帶到新的蚊媒生活區域,進而拓展基孔肯雅熱的流行區域。
“後續的重點還是要不遺餘力地撲滅蚊子孳生地;同時周邊地區必須對疑似病人進行密切監測。”張文宏表示,“此外,在疫情過後必須立即展開當地的血清流行病學研究,從而明確此次感染覆蓋的人羣有多大,下次再出現新傳染風暴的風險有多大。”
他還表示,目前來看,基孔肯雅熱病毒感染主要是輕症,對症治療即可。
退燒勿用阿司匹林,可用對乙酰氨基酚
在用藥過程中,仍有一些注意事項。治療以退熱、關節炎止痛、緩解皮疹瘙癢等支持、對症治療爲主,不建議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兒童避免使用水楊酸類藥物。如果病情需要,可選擇對乙酰氨基酚。
基孔肯雅與登革熱暫無交叉感染
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傳染病防控領域首席科學家 何劍峰7月27日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暫時沒有發現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在同一人身上交叉感染的情況,但文獻中有過相關記載。兩類疾病的防控方式一致,積極做好“兩病一防”的措施,希望這類情況不會發生。
佛山新增35家醫療機構開展核酸檢測
據佛山市衛生健康局局長陳愛貞介紹,爲加快基孔肯雅熱病例的篩查和診斷,做到早發現、早診治,全市核增了35家醫院開展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檢測項目,並且儲備了較爲充足的檢測試劑,對醫務人員進行了培訓。
檢測結果一般需要4-6小時,如果核酸檢測結果陽性的話,就需要住院治療,病程大概7天。
目前,佛山市的醫療機構在患者核酸檢測陽性當天,就在中國疾控中心的網絡直報系統填報,填報後區、市、省三級在2小時內可以完成審覈。
順德區樂從醫院感染科主任林羣表示,目前判斷出院的標準爲症狀明顯好轉或消失、病程超5天,且核酸檢測陰性,符合即可出院。
來源:梅斯醫學、生命時報
加入讀者交流羣:
商 務 合 作 :楊小雨 1521004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