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今年開汛略偏早,5月21日至6月20日爲“龍舟水”降雨集中期
來源:廣州日報
近日,廣東省安委辦、省減災辦、省應急管理廳會同有關單位,召開綜合會商研判會,分析研判2025年第二季度全省防控重大風險形勢。
綜合會商研判認爲,第二季度廣東省開汛接近歷史同期略偏早,5月21日至6月20日“龍舟水”是廣東省降雨集中期,自然災害方面,預計“龍舟水”階段降水集中,粵北及珠三角地區需重點防範中小河流超標準洪水、山體滑坡及城市內澇;沿海地區需警惕風暴潮對基礎設施的衝擊。安全生產領域,存在節假日客流高峰與極端天氣疊加的風險,道路交通領域旅遊包車、危貨運輸安全風險突出;建築施工受強降雨影響,須嚴防深基坑坍塌、塔吊傾覆等事故;高溫天氣導致危化品儲罐泄漏燃爆風險攀升,老舊社區電氣火災及露天作業人員中暑問題需高度關注和防範。具體如下:
一是階段性高溫和乾旱風險高,汛期和“龍舟水”階段需防範中小河流超標準洪水及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預計第二季度前期,廣東省大部分地區森林火險等級爲較高危險,其中粵北、粵東大部,粵西、珠三角北部等地區部分時段森林火險等級爲高度危險和極度危險。西江可能出現五年一遇左右的洪水,北江可能出現十年一遇左右的洪水,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出現二十年一遇或以上的洪水,需做好防禦大洪水、超標準洪水的準備工作。“龍舟水”階段性強降水風險較高,需注意防範突發性強降水引發的中小河流洪澇、山洪及地質災害,應密切關注粵北、粵西北、粵西、粵東低山丘陵區、珠三角的殘丘分佈區存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隱患。
二是第二季度歷史同期道路交通事故多發頻發,水上船舶風險高。清明節、“五一”、端午節等節假日客流激增,旅遊包車、危貨運輸車輛安全風險突出,風險疊加。颱風季前兆性強對流天氣增多,珠江口航道和瓊州海峽渡輪航線船舶失控風險增加,暴雨可能引發內河水位上漲,存在船撞橋、船舶碰撞等風險,部分港口碼頭面臨上水風險。
三是工程建設活動進入活躍期,建築施工領域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強降雨強對流天氣進入高發期,降雨量大、降水時間長,土壤含水量逐漸增大,隧道和基坑施工發生坍塌事故的風險加大。雷雨、颱風、瞬時強風易導致抗風性能較差的臨時板房、建築腳手架及塔吊等起重機械受損,危害人身安全。全省房屋市政工程建設進入最活躍的時期,危大工程等高危作業數量進入高峰期,企業安全管理易出現漏洞,生產安全事故易發高發。受“龍舟水”、颱風影響,玻璃幕牆構件易脫落,部分地區易發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可能直接威脅在建工程的安全。
四是羣衆用火、用電增多,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第二季度羣衆用火、用電不慎引發火災的風險加大,“小火亡人”防控壓力大。電動自行車充電起火的風險仍需高度警惕,氣瓶違規充裝、劣質商用燃氣具的安全整治仍需繼續深化,企業滿負荷、超強度生產的情況可能增多,違規作業、設備帶險運行的風險加大,石油化工、易燃易爆、生產經營等場所火災呈易發態勢。
五是高溫加劇生產安全風險,生活領域隱患同步攀升。建築施工、物流運輸等行業露天作業勞動者熱射病、脫水等職業健康風險陡增;危化品儲罐因暴曬導致內部壓力升高,揮發性有機物泄漏風險加大,靜電積聚易引發燃爆事故;化工企業反應釜、壓力容器等設備在高溫高溼環境下加速腐蝕,設備故障率上升;居民用電需求激增,城中村、老舊小區配電設施可能超負荷運行,線路老化易引發火災。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持續高溫工作可能觸發電池熱失控,地下停車場、儲藏室等密閉空間通風不良導致有毒有害氣體聚集,中毒窒息風險升高。
六是密切關注節日期間各種風險疊加影響。清明節期間,野外祭掃、追思、踏青人員增多,疊加天氣、林區可燃物載量持續增加等因素,火源管控難度加大,容易誘發森林火情。清明、“五一”、端午期間,旅遊景區、賓館飯店、酒店民宿、交通樞紐等人員密集場所人流高度集中,部分企業超負荷生產,居民用火用電用氣需求增加,電氣火災、燃氣火災風險上升。強降雨、強對流等極端天氣誘發地質災害、溺水等災害事故的風險增大。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葉作林 通訊員:粵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