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出臺21條措施支持商業航天,“含航量”最高的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昨日獲淨流入,機構:國內擁有萬億藍海市場
8月20日,A股三大指數低開低走,國證航天航空行業指數(CN5082.SZ)下跌0.41%,該指數成分股中,海特高新與內蒙一機上漲近1%,光啓技術上漲0.58%,航天電子上漲0.46%,長城軍工上漲0.34%。
相關ETF方面,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截至發稿現跌0.66%。資金流向方面,該ETF上個交易日(8月19日)回調,然而資金淨流入485.9萬元,截至8月19日,該ETF最新流通份額爲4.36億份,最新流通規模爲5.29億元。此外,據Wind金融終端,截至8月19日,今年以來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年內份額增超129%,暫居同標的之首。
消息面上,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推動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2028年)》。其中提出,加快推動衛星互聯網服務在低空經濟、太空挖礦、太空旅遊等前沿領域落地一批重大應用場景創新示範項目;鼓勵商業航天企業申請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緊密跟蹤國證航天指數,按申萬一級行業分類,該指數以超98%的國防軍工行業權重形成顯著特徵,是全市場軍工含量最高的指數。按申萬二級行業分類,國證航天指數“含航量”較高,航空裝備與航天裝備兩大核心板塊則佔據66%權重,深度聚焦大飛機研製、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新興領域航空航天裝備產業鏈關鍵領域。
東吳證券指出,全球商業航天市場空間廣闊,國內擁有萬億藍海市場。根據美國航天基金會報告顯示,2024 年全球商業航天市場規模約4803億美元,佔全球航天經濟的78%。國內商業航天市場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根據中國航天工業質量協會的數據,2015-2021年我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由3764億元增至12447億元,複合增長率近20%。萬億藍海市場下,商業航天投資機遇可期,對標美國SpaceX 2016-2025十年間市值增長約40倍至4000億美元,國內商業航天核心產業鏈環節亦有望孕育出百億甚至千億估值的本土龍頭。
(本文機構觀點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